馮曉剛相當自覺,主動坐在靠門傳菜位置,並跑來跑去端茶倒水。
高揚笑道:“曉剛也坐下,今兒咱腐敗到底,有服務員的。”
兩個華人麵孔的男侍者,端著咖啡進來。
“再來一壺龍井。”
高揚笑道。
“額,先生,我們沒有龍井茶。”
“可以有!不差錢。告訴當班經理,龍井必須有!”
男侍者出了門,撇撇嘴,告訴當班經理。
當班經理頓時大驚失色,“必須有啊!快去買二兩上好龍井。”
男侍者莫名其糊塗,還是出門左拐,找茶葉店買龍井茶去了。
當班經理可不會告訴他們,主賓是馬克西姆二老板。
能訂下兩間包廂其中一間,除了老板還能是誰?
當然了,不管馬克西姆裝潢如何漂亮,文化底蘊有多深厚,對於北京人來說,到底還是圖個吃。
而法餐裏的代表作無疑是鵝肝,魚子醬,鬆露,它們仨號稱是歐洲的三大美味。
王碩擺弄刀叉:“是誰說的外國人不吃下水,這鵝肝不是下水嗎?”
高揚笑道:“聽那幫人瞎逼逼,咱老祖宗用筷子的時候,紅毛鬼還茹毛飲血呢。”
馬未都拍案叫絕:“這話說的對,說起飲食文化,還就是咱中華美食,老外這花裏胡哨的,驢屎蛋子外麵光。”
眾人大樂,包廂內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中國人在一起吃喝,可不僅僅是吃喝,它是一種交流。
高揚指著張光北,“還忘了一件喜事,光北兄這次又是男主角,兄弟們舉杯祝賀。”
張光北大喜:“別介,先別喝啊,先說說哪部電影?”
陳佩斯笑道:“就在我家,高老板指定你男主角,神秘的大佛,北影廠投資二十五萬。”
謔謔謔,必須大喜事,當浮一大紅。
咕咚,諸位把杯中紅酒,法國空運來的,直接幹了。
兩位男侍者心裏一陣哆嗦。
這一口喝掉三十塊外彙券,相當於普通人一個月工資。
就在今年也就是1980年,國務院於4月1日授權中國銀行發行外彙兌換券。
與人民幣等值,替代外幣在中國境內流通、這就是大家說的外彙券。
在計劃經濟時代,外彙券可是寶貝。
它能在特定的地點買到許多人民幣買不到的商品,比如電冰箱,電視機,巧克力,香煙……
大家不由地認為外彙券似乎是一種“特權”。
當時馬克西姆餐廳作為為數不多的涉外餐廳,主要接待的就是用外彙券結賬的客人。
不少想品嚐馬克西姆餐廳的北京市民都因為外彙券望而卻步。
趙寶剛忽然想起一件事,問陳佩斯。
“據說你們拍《法庭內外》出了狀況?”
唔?還有這事?
眾人頓時來了精神。
陳佩斯剛想說,看了看侍者,又沒有繼續說下去。
高揚啞然失笑,“有事會召喚你們。”
兩位男侍者,微微鞠躬後退。
這一幕,讓所有人若有所思。
陳佩斯這才無奈解釋。
“拍了一半,來了文件,停了。”
李成儒顯然喜歡打聽小道消息。
“什麼文件?”
“沒什麼新鮮的,還是原來那些要求。
不要刻意醜化高幹子弟,時間要往前幾年提,上綱上線的,真是無語了。”
李成儒顯然知道更多的內幕。
“我還聽說《今夜星光燦爛》還給觀眾退票了。好像是有位領導不喜歡裏麵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