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電影竟然沒有《無間道》!
台下一片喧囂。
莊小強麥光輝劉偉強還有梁朝韋等人都看向高揚。
卻發現高揚穩如泰山,麵帶微笑,十分淡定。
老板都不急,咱們……是真的著急了。
如此巨大的影響,曆史最高票房,竟然沒有獲得最佳電影?
有人憤憤不平,而有人卻幸災樂禍。
鄭裕玲在台上忽然驚喜道:“哎呀,後麵還有,最佳影片還有一個,恭喜《無間道》!”
鄭裕玲你是故意的大喘氣吧?
全場震驚!
這?
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這叫什麼?
雙黃蛋?
是的,金像獎第一次出現在世界上,就誕生了雙黃蛋。
“有點意思!”鄒文懷不由得揣摩。
“這是為了平衡各方利益?”
邵一夫人老為精,不由得琢磨一番。
而徐克卻陷入沉思。
他是很有頭腦的一位導演,琢磨琢磨金像獎評選的標準,也是為了未來衝擊獎項做準備。
《父子情》導演方育平,或許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熟悉。
但徐克在美國留學期間,兩個人就認識了。
有著美國留學背景的方育平,無疑是香港電影界在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導演之一。
《父子情》一片講述的是一位頑劣少年與父親從小到大的鬥爭過程,誰知,當他終於了解父親的苦心,學成歸國之時,卻意外地發現父親已經過世。
整部電影全部由當時不知名的演員出演,同時也沒有同時期其他電影奢華的氣質。
在整個香港社會都沉浸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好夢中時,將鏡頭深深地潛入,從未被電影界人士所關注過的香港底層社會人民。
電影氣質清新淡雅,非常有特色。
徐克琢磨或許也正是這一原因,使得本片直接被選為了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
至於《無間道》最佳電影肯定是實至名歸。
徐克漸漸明白了評選委員會的苦衷。
金像獎既要有反映當下的文藝片,也要有劇情跌宕起伏市場效果好的電影。
徐克眼前一亮,似乎抓住了一絲秘籍。
高揚和方育平上台領獎。
為他倆頒獎的是知名導演楚原和張徹。
方育平一再感謝評委會,感謝劇組感謝觀眾。
他知道票房一般,港島認票房,不太認文藝片。
能獲得最佳影片獎,他很知足。
高揚舉起小金人,仔細看了看。
“謝謝評委會頒發的最佳影片獎。
我想一次頒發兩個最佳影片,評委會是用心良苦。
對香港電影事業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既要反映現實又要創造票房價值,我們電影人需要下苦功的去研究。
相信未來的香港電影業會百花齊放,未來更美好,謝謝。”
這番話實在是太震撼人心。
台上台下所有人,都忍不住思考一下。
高揚說的有道理!
他哪裏是領獎發言,分明是在敲打香港電影界。
不要再混日子了!
要麼反應現實(以古喻今也是現實),要麼實現票房價值,兩者都有那就更好。
不愧是高董啊,不愧是亞視鬥音的老板,高屋建瓴!
掌聲四起,是真心的掌聲。
高揚回到座位,剛剛坐下。
就聽台上周星星揭開信封:“最佳導演獎是《無間道》高揚!”
掌聲再次響起來。
高揚淡淡笑笑,意料之中。
全在掌控!
當然了《無間道》劇本好,拍的好,票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