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chapter 7(1 / 2)

裴佳瀾原以為這次學測對她來說難度不會很大。

她一直以來的弱項都在理科。

物理化學都還沒加入學科。政史地靠背就能拿分。語文英語一向是她的強項。

唯一有點麻煩的是數學。

但是料想初一小學雞的數學題能難到哪裏去?而且這才上一周的課,能看出個什麼子醜寅卯來?

即便是附加題,最多考點鴨兔同籠,兩車相遇的變形題,就算頂天了。

事實上,她完全低估對手。

數學果然考的很難。

很多題都超出了教材範圍。出題人根本就沒按教材出題,就是天馬行空是是而非,幾乎全是奧數變形體。

唯一兩道基礎題,跟新學期教的內容沾邊的,是兩道填空題。

但也暗藏陷阱。

雖然裴佳瀾奧賽是拿過獎,但那都是多少年的老黃曆了,她現在連速度時間公式都記不得。

而且她直覺均速直線運動之類的不是物理題嗎?怎麼跑錯門跑到數學卷上了。

所以,考數學那一場,裴佳瀾手感非常差。

選擇題全靠猜。

好在她以前念高中時,還總結出了一套蒙題大法。

依稀記得蒙題大法的精髓。

理想狀態:

12道選擇題,每題四個選項。

理想的狀態下,平均每個選項出現三次。但更經常的狀況是,一個選項出現在2到4次的可能性最高。即總有一個選項(比如B)要選兩次,總有一個選項(比如C)要選四次。

通常情況下三個問題不會連續出現相同的答案。

所以先在12道題中確定自己最有把握的選項,再根據以上類推條件確定其他不知道的選項。出現諸如“以上結果都不對”的選項不予考慮。

根據自己多年的實戰經驗,第一題和最後一題一般不會是A。

題目看起來數字簡單,那麼答案選複雜的,反之亦然!

最後,數值優先選擇“中間量”選項,BCD。

填空題不會就填0或1!

解答題,雖然有的題連提幹都沒讀懂,但她還是把格式做的很漂亮。

先把基本條件謄抄下來。

最後再寫一個是是而非的數字。

馬馬虎虎,試卷填滿,看上去像那麼一回事兒,交卷。

語文卷她倒是做的很順手。

其實這次語文題也考的挺難,直接一來就是兩篇從沒看過的文言文解析。

一篇是《莊子,養生主》,一篇是徐渭的《題自書杜拾遺詩後》。

好在大學學的就是中文,底子還在。

作文題考的很野。

直接就是一段讓人眼睛一瞎的大材料。

“你是否注意到語文試卷的大體結構?小題內容?語言材料等信息?為了讓別人對這張試卷有所了解,請以《向您介紹這張語文試卷》為標題,按照相應的說明順序,選擇恰當的說明辦法?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可為了介紹試卷而照搬試卷內容。)

裴佳瀾拿到作文題,簽字筆在手上轉了幾個圈,腦子裏一片空白。

這麼變態的題目……誰出的啊?

她毫無破題的思緒,隻能抬頭發呆,試圖放空思維找到靈感。

窗幾明亮。

時鍾的指針,跳出有節奏的頻率。

大家都在埋頭急筆憤書。

也有幾個人,跟她一樣,拿著筆在發愣。偶然有人轉頭活動筋骨時,目光與她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