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也漸漸湧來更多的幸存者,每天都在搞基建、搞種植、搞養殖,隻是他們因為天災人禍,沒有什麼可繁育的。
徐琳通過謝姚把自己空間的瓜果蔬菜還有各種家禽家畜換給基地,既拯救了基地,也讓空間裏的產出“流動”起來。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私下裏進行的,隻有謝姚爸爸知道東西哪裏來的,其他人隻知道姚基地長出去一趟就帶回很多種子,又出去一趟帶回很多家畜家禽。
徐琳幫助其他人也不會讓自己和同伴陷入危險中。
基地逐漸步入正軌,很多心思活泛的人就開始想辦法賺錢,就有人在大路上擺攤。
因為貨幣已經退出流通,擺攤大部分還是以物易物,慢慢的由一個攤位變成兩個攤位、三個攤位,最終形成了一條商業街。
徐琳也湊熱鬧每隔幾天過來擺攤,賣自己院子裏種的菜和養的家禽,還培養了好幾個老顧客。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忙碌的事情,日子雖然過得苦,但是大家有奔頭,便覺得充實。
人就是這樣,工作的時候想放假、想辭職,在家一直待著就想找地方上班。
末世前大家得過且過、職場上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經曆了末世,大家心中就一個想法——活下去。
所以現在的日子雖然苦,總比活不下去強。
他們穩定下來以後,又經曆了幾次大大小小的災難,大家已經沒有時間悲春傷秋了,而是積極找方式方法,保證自身安全、避免損失。
徐琳他們的營地自成一派,幾位男士一有空就會用徐琳空間裏拿出來的各種材料、武器修建防禦工事,還有舒克貝塔兩位大將巡邏,可以說是銅牆鐵壁。
當然,他們也不是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每逢集日也會出去換物資。
盡管營地裏早就可以自給自足了,可徐琳他們想讓基地的人生活的更好,另一方麵也讓基地的人認為他們也有物資需求,防止他們起其他心思。
若幹年後,大家已經完全適應新的陣地,孫偉和李晶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吳老太看著自己的孫子,也沒怠慢佑佑。
徐琳和周品依然不打算生孩子,空間裏一堆娛樂項目,電影、電視、書籍、遊戲裏,完全不會無聊。
想熱鬧了,就喊大家過來聚餐消耗空間裏的物資。
基地逐漸通了電,徐琳他們掏了物資,讓基地把他們基地一起通電。
有了電以後就更熱鬧了,徐琳的一些電器也可以拿出來用,什麼烤箱、微波爐、冰箱、洗衣機、電腦等等。
徐琳還拿出來麻將、撲克給大家娛樂,後來大家幹脆建了個活動室,集吃飯、娛樂於一體,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
李晶晶說,自己現在比末世前更胖了,要減肥,代醫生笑著給她把脈,這才發現李晶晶懷孕。
一聽這個消息,孫偉差點從凳子上摔下來,其餘眾人也都是滿臉笑意。
有新生就有希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