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起來就是筆糊塗賬。
去年隆冬時節,謝仰康休沐時外出采藥,不慎被毒蛇咬傷中毒,恰逢大將軍司馬皋帶兵回朝複命,經過山林時救了他一命。
後來謝仰康為表謝意,在京城裏有名的酒樓一線天設宴答謝司馬皋,兩人相談甚歡,謝仰康醉酒後更是口頭許下了要和司馬皋做兒女親家,讓祁宜嫁進謝府的事。
雙方都喝高了,自然想不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話偏偏讓旁人聽了去。
其實謝仰康最初的想法是想撮合他的庶子和祁宜,誰成想他不常在家,家裏還沒來得及跟他說謝濟之的親事已經相看好了。等他酒醒回到家一提,才知事情麻煩了。
本來這事兩邊人若是私下說開了未必不能善了,偏偏在謝仰康拿出個章程之前,京城裏已經傳得滿城風雨,說謝府要和將軍府結親。
雖說這背後必定是有人在推動此事發酵,但話歸根結底是他自己說出去的,他能不認嗎?
事情到了這一步顯然是騎虎難下了。若說他無意與將府結親,那傷得便是將府的顏麵,尤其對祁宜的聲名有損。而若是要退了戶部侍郎家的親事改選將府,那同樣是個孬招。
好在他不止一個兒子。
可話雖如此,他的大兒子是當朝重臣,正一品大員,謝璟遇的親事根本輪不到他這個當爹的做主。而以他夫人和母親一貫的姿態,也決計不可能同意大兒子娶一個小小的將府庶女,哪怕這個庶女受盡父母兄長寵愛。
謝仰康本已做好了要去將府負荊請罪請求原諒的準備,偏偏臨門一腳,傳來了聖上為大兒子和祁宜賜婚的消息。
據說這道賜婚聖旨是太子有感於他和大將軍的情義,專門去向聖上求的。
聖旨既下,他就是再有什麼打算也隻能默默放下了。
謝仰康接過了祁宜敬的茶,溫聲勉勵了她幾句,心中卻暗道,真不是這丫頭嫁進來是幸還是不幸了,他的大兒子雖有千般好,可於她一個將軍府庶女來說卻未必是良配。
等到向謝夫人敬茶時,氛圍就沒那麼和善了。
虞氏的笑容有些生硬,看得出來若不是不想在外人麵前丟臉,她壓根不想接祁宜遞來的媳婦茶。
而即便她最終接過了茶水,也是在謝璟遇喊了一聲“母親”提醒她之後,她才行動的。WwW.com
老夫人倒是沒為難祁宜,但也看不出她對祁宜的親厚,更多時候,她似是在評估祁宜究竟有幾斤幾兩。
至於之後見的一大幫族親,祁宜嘴上跟著謝璟遇叫“三堂叔”“五姑母”之類的,實際腦子裏多少有點記劈叉了。好在她還有些見人說鬼話的本事,倒是沒冷場。
認親儀式過後,正堂中的人三三兩兩散去了。
謝璟遇有事要出門,本欲先送祁宜回攬月閣,不想謝夫人突然喊住了她:“大郎媳婦,我還有幾句話要交代你,你且先隨我走。”
“是,母親。”祁宜於是改變了路線。
等到了謝夫人下榻的院落,祁宜便聽這位當家主母道:“你既已嫁入謝府,便和謝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日後你當溫良恭儉,大度持家,替你夫君打理好後宅,早日為他開枝散葉,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