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東君起誓,便已經相當於是讓屈晏向著列祖列宗起誓了。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像是這樣的誓言已經比生死更加重要。
屈晏卻並沒有絲毫的猶豫,他直接當著眾人的麵起誓道:“東君在上,今日屈晏所言,但有絲毫虛假,必教我死後直墜九幽之獄,受烈焰焚身之苦。”
他話音落下之後,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眾首領紛紛站起,齊齊的向他行禮。
這並非是在敬重屈晏,而是在敬重屈晏立誓之時提及的東君。
這個時代的人不能夠隨便起誓,同樣的也不能夠隨便質疑以神明許下的誓言。
在荊蠻之地,東君是至高神太一之下的第一神祗,他的地位崇高。
任何以他之名立下的誓言,都不容其他人進行質疑。
否則,這便是在褻瀆神靈,一定會受到所有荊楚之人的討伐。
大巫師將拐杖杵在地上,仿佛是代神靈見證了這一場誓言。
麵容蒼老的他緩緩開口說道:“晏既然已經立下了如此誓言,那我們便沒有理由再繼續懷疑他。
楚國,熊壁不配成為我們的王,但是他有一個好兒子,熊莊,我們未來的荊楚之王。
現在,諸位應該都已經知道了晏的來意,那麼,誰願意繼續履行諾言,率領兒郎們相助楚國?”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一名又一名荊蠻首領站了出來。
他們屈膝跪倒在屈晏的麵前,語氣虔誠的開口說道:“願意遵從屈巫的調遣。”
而就在他們話音落下之時,大巫師再次將手中的權杖遞了過去,用不容置疑的聲音說道:“荊蠻現在需要一位大巫,而我已經老了。晏,如果你想要合並荊楚,建立屬於我們南人自己的國度。
那麼,那邊必須要肩負起它的責任。
隻有等到你所說的“王”君臨荊楚,你才能夠放下它。”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便已不由分說的將權杖塞到了屈晏的手中。
羋氏熊姓曾是荊蠻的部族,因為厭倦了部族內部的紛爭,所以他們的先祖在曾經屈家大巫的幫助下離開這一片土地,而後建立了楚國。
熊姓離開了荊蠻之後,這片土地之上的紛爭並沒有停止。
雖然有著共禦外敵的情誼,但是為了有限的生存資源,為了河裏的魚,為了山中的獸,為了過冬的皮襖,為了繁衍子嗣的女人。
各部族之間的紛爭不斷,卻並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將他們統一。
就算是德高望重的大巫師,也隻能夠盡力的調和矛盾,而不能夠將它們融為一體。
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一個名為屈晏的少年出現了,他提出推舉一個部落的首領成為荊南之王,把所有的部族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國家。
如此一來,國人之間便不會再繼續爭鬥。
然而這麼多年以來,各部族手上都沾染了其他部族的鮮血,誰也不肯尊奉別人為王。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巫師的目光看向北方的楚國。
而屈晏,既是荊蠻派出去輔佐楚國的賢臣,也是荊蠻選任新王的考官。
。您提供大神春秋霸業的秦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