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壽微微一愣,看了一眼對麵的白毅等人,搖了搖頭說道:“不出城了,晉國,有別的想法。智旬說得對,不追對我秦國最為有利!”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秦營諸將紛紛麵麵相覷,他們有心勸說,但是誰也沒能夠開口。
長時間以來,秦國上下都是為秦壽之命是從,能夠正麵進諫的人都很少,更何況是反駁他的命令。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孔儒卻是突然間站了出來。
“臣聽白毅將軍提起過趙子的事情,微臣以為,諸侯都可以不追,唯有君侯,不能不追。”
伴隨著他的話音落下,秦壽將詫異的目光看向他。
“為何?”
孔儒站直了自己的身體,雙手抱拳向秦壽一禮,然後揮舞著袖袍張開雙臂。
“為,天下。”
秦壽聞言頓時愣住了,沉思片刻之後,方才恍然大悟,隨即反應了過來。
他夢境之中有一三國,三國有一梟雄,出身官宦之家,而宦官在當時的社會地位與現在的自己是差不多的,甚至還略有不如。
論名望,論實力他都不如二袁。但是,他卻一手擊敗了二袁,並且成為了天下最大的諸侯,最終,甚至挾天子以令諸侯,幾乎吞並天下。
這樣的梟雄人物,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個轉則點之一,便是一場失敗。
董卓遷都長安之時,是他獨領一軍追擊,差點死在了這場追擊之戰中。
但也正是因為這一次追擊,讓他賺足了名望,贏得了一個漢室忠烈的美名,引來了無數英雄豪傑的投效。
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天下再也沒有一個諸侯敢拿他是閹宦之後說事。
秦壽出身本就不高,奇襲朝歌的計策也是他定下的。
他是最有可能相信敵人真實退兵的人,也是最應該追殺商軍的人。
隻要他出兵,勝,則不世之功,力壓一眾諸侯,新天子也不能否定他的功績,更不能卸磨殺驢。
敗,則不世之名,新天子更要信任和倚重他。
不出兵雖然無害,但是卻不會有大利。
出兵,雖有損兵折將的可能,但是,必定能夠令天下矚目。
這也真是孔儒所說的“為天下”。
招賢納士,隻能證明秦壽心胸寬闊,有容人之量,卻不能夠證明秦壽的品行,所以依舊會有許多士子看輕秦國。
但隻要秦國有了這“不世之名”,必定可以讓天下士子望風而來。
有識之士,絕不會因為幾句花言巧語就可以騙來,也不可能因為你實力強大便無腦依附。
大周目前還是一個“講禮樂,講德行”的時代,這裏的人才骨子裏依舊還刻著道德的標簽。
如果能夠順勢立功或者立德,那麼,秦國的未來道路才能夠更加平坦。
至於成就這條平坦道路上的累累白骨,秦壽會記得它們,卻不會猶豫,也不會為此駐足不前。
他一定會堅定的踩著它們砥礪前行,直到終點,一嚐所願。
這一切,為自己,也,為天下。
。您提供大神春秋霸業的秦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