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秦壽不願意長時間耗下去,隻想要快刀斬亂麻,迅速的從戰爭中抽身出來。
也就在這個時候,趙無疆卻是突然間開口說道:“秦國君與晉侯都有天子詔,不得不領兵前往函穀關。但是,我趙氏又沒有天子詔,若是由我趙氏領兵,天子想必也…”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趙辟便直接開口打斷道:“胡鬧,我趙氏不過一千兒郎,如何能夠行此大事?”
他話音方落,趙無疆便愣住了,而後沮喪的低下了自己的頭顱。
秦壽與智旬卻是互相對視一眼,他們仿佛從對方的眸光中看出了些許的光亮。
秦國初立,所以急於建設秦國,不想要把時間耽擱在戰事上麵。
而晉國又何嚐不是初立,同樣也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與商人的鏖戰上麵。喵喵尒説
所以,二人幾乎同時達成了默契。
“趙氏的兵力不夠,寡人倒是能夠借上一師之兵。”
秦壽的身份地位更高一些,於是他率先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就在這個時候,年幼的姬昊竟然也反應過來。
他張了張嘴,剛剛想要開口說話的時候,一旁的智旬卻是先他一步開口說道:“北軍也可以借出一師兵力。”
原本準備說話的姬昊愣了愣,而後乖巧的閉上了自己的嘴巴,就仿佛是從來也沒有張嘴一般。
因為是背對著姬昊的緣故,所以智旬並沒有看出姬昊的小動作。
然而麵對著姬昊的秦壽卻是將這一切看在眼底,但是他卻並沒有吱聲。
有些事情,終歸還是要別人自己去領悟的。
如果他橫加幹預,很有可能落得一個幹涉別國內政的罵名。
他可不認為,自己身上掛著的“亞父”之名可以讓他擁有這樣的權利。
秦國與晉國各自出兵一師,結合趙氏的一千兵馬,確實足夠完成秦壽的計劃。
趙辟有心拒絕,但是這畢竟是趙無疆親口提出來的,而秦晉兩國的話事人都已經認可了這個計策,也由不得趙辟反對。
趙氏封邑所在的櫟陽已經屬於晉國,所以,趙氏如果不願意放棄祖地投奔秦國,那麼,趙氏便隻能夠投奔晉國。
相比較於秦國,晉國依舊沿用周國的統治製度,公卿身份地位更高一些。
所以,趙辟心底實際上已經有了決斷。
他當即出列向著智旬說道:“趙氏本就是櫟陽氏族,而今國難當頭,理應為國家分憂。”
眾人打定了主意,而後便各自做起了準備。
數日之後,寺人回到了鎬京,他當著周天子與重新監國的世子提出了秦國的計策。
周世子聞言當即大喜,口中稱讚道:“秦侯不愧是能夠擊敗犬戎王的名將,此計若成,我大周此戰定然大勝。若是不成,商兵也必定退去…好啊,韓寺人,你再去鹹陽…”
“且慢——”
。您提供大神春秋霸業的秦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