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冬雪抿著唇,接過紙巾平複了好半天的情緒,才能繼續吃完碗裏的粉絲。
從小店裏出來,姚冬雪看著外麵陌生的景色,暗自咬緊牙才下定決心。
在姚冬雪的指點下,戴文棟開著車出了小鄉鎮,又過了一片又一片的農田,再過了河,翻了山,總算是停了下來。
姚冬雪推開車門,走到路邊上,看向下麵的一大片竹海,愣愣的半天也回不過神來。
曾經……這裏,應該是一片平地。
前麵轉彎的那條小河從中穿過,也沒有這高出幾一大圈的山峰。
小河兩邊是人家,後麵則是農田、池塘。
現在通向鄉鎮的路則是小山包,山包上是種植的糧食以及果木。
小河兩邊的人家每一家都喜歡在屋後種點竹子,以前是用來編製那些農家人離不開的器具。
後來則是舍不得那口美味的竹筍,有的甚至還特意去種植了一些味道好,卻原本不是他們這裏的品種的一些竹子。
姚冬雪還清楚的記得,小河最尾端的那棟房子的後院種的竹子是她曾經的弟弟帶回來的品種。
也是那時候她才知道,產自廣省的竹筍一棵足以讓他們一大家子也吃上好幾餐。
與竹子相對的另外一邊種的是果樹。
跟姚冬雪年紀差不多的李子樹,以及它的子子孫孫,還有她弟帶回家的好幾株桃樹。
毛桃油桃八月桃,一種不缺。
竹子與果樹之間的空間則被利用了起來,原本是搭了架子用來晾菜幹什麼的。
後來她爸帶回來了兩棵葡萄!
姚冬雪記得,她最後一次回去的時候,葡萄藤已經爬滿了架子。
院子前麵有一個寬大的壩子,是農家子用來晾各種農作務的地方。
邊緣則是農家必不可少的菜園子,菜園子與曬壩之間,又種的一排果樹。
有些是姚冬雪三姐弟還在家上學時種的,棵棵粗壯,每年都能結不少果子。
有的是他們幾姐弟離開後,姚爸爸姚奶奶種的,慢慢的,整個菜園子都被果樹給包圍了。
姚冬雪記得,曾經她奶奶在的時候,總是嫌棄這些果樹擋住了陽光,還搶菜園子的營養。
但她老人家總是舍不得把樹砍了。
總是記掛著,她的小孫孫們,小的時候有多期盼著這些果樹的成熟。
一陣涼風吹來,吹得姚冬雪臉上濕潤一片,她下意識的摸了一把,卻隻摸到滿臉的淚水。
一直站在旁邊默不作聲的戴文棟幾不可聞的歎息了一聲,輕聲問道:“我們……走嗎?”
姚冬雪再望了一眼根本完成沒有她記憶中痕跡的竹海,苦澀的扯了扯嘴角,道:“走吧!”
戴文棟給妻子拉開副駕的門,讓她上了車之後,他才繞到另外一邊的駕駛座。
等離開了很久很久,姚冬雪突然間問道:“文棟,你……不問我嗎?”
戴文棟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在路旁停穩了車,才認真的看向妻子,鄭重的道:
“如果說出來並不會讓你開心,那麼這輩子,都可以不用告訴我!”
。您提供大神佳奇的七十年代囤貨日常姚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