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英嵐也不懂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小夥伴猶豫雖然讓她覺得疑惑,但也僅隻是催促著她趕緊接著,並沒有去了解這其中事情的想法。
畢竟在小小的她心目中,肚子餓了找吃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
不隻是在家時她媽會這麼準備著,去了外婆家,奶奶也同樣如此。
而且外婆家奶奶家的其它孩子也是相同的待遇。
最終,在戴英嵐跟另外一個孩子的堅持下,小女孩還是接過了糕點,她珍惜的一小口一小口吃完時,早吃好的戴英嵐就趕緊催著她又離開。
除了聽到聲音出來看了一眼之外,姚冬雪基本都沒有管過這三個孩子的相處。
現如今養孩子都這樣,大家都是放養的。
不過也是,他們外麵的巷子裏平常連自行車都看不到幾輛,而這些巷子裏總有老人在家,她們喜歡開著門,一邊幹活一邊跟鄰居閑聊。
以致這附近即使是偶爾來個陌生人,都能讓大家興致勃勃的八卦半天。
即使如此,姚冬雪雖然沒有跟著孩子,也還是會特意留意著她的動靜。
但她也不會強留著孩子在家,任由著她在周圍幾家隨意瘋玩著。
不過,姚冬雪還是格外注意,時常會叮嚀小南南不能離開這附近。
畢竟在這個時代,丟孩子這種事情,還真不出奇。
轉眼前,兩天時間就過去了,姚冬雪帶著孩子又要去報道了。
但報道之前,姚冬雪才把戴英嵐送到了附近的托兒所,也就在她們學校附近。
說起來也算是學校職工自己的托兒所,隻是因為同期的孩子不多,規模並不大,也不正式罷了。
看孩子的阿姨是學校老師的家屬,戴英嵐從小就在這裏,彼此都特別熟悉。
姚冬雪送去的時候,阿姨對著一個暑假不見的戴英嵐愛不釋手,而戴英嵐也乖乖的依在阿姨的懷裏,一個勁的訴說自己想念的同時,還給阿姨繪聲繪色的描述起首都的見聞。
就是她還太小,想到哪裏說哪裏,有些不成邏輯。
安置好孩子,姚冬雪獨自一人去學習報道。
她早就已經習慣如此了。
戴文棟在她回來的第二天就讓人帶了消息回家,他們項目昨天意外的攻克了難關,現在項目進展飛快,他又要暫時全封閉研究了。
原本早早的就約定好了要送妻子上學的事情,又一次失言了。
戴文棟在信中連抱歉兩個字都寫不出來,但那濃濃的遺憾以及慚愧,姚冬雪還是看的十分清楚。
對此,姚冬雪說完全不失望肯定也是不可能的。
但要說不能接受倒也不至於。
這幾年來,這樣的情況她遇上了都不隻一次,就如她當初所說,在決定跟戴文棟在一起之初,這樣的情況她不說料到了十分,至少也料到了一半。
當時做好的心理準備,加上這些年的經曆,已經足以姚冬雪麵對這樣的情況麵不改色了。
反正是戴英嵐,嘟著小嘴好久都沒能恢複過來。
。您提供大神佳奇的七十年代囤貨日常姚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