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胡姬酒肆(1 / 2)

那下人慌亂的說道:“夫人和兩位小姐在西市被一群登徒子調戲!”

“什麼?!”

仁伯和李炎同時站了起來,又驚又怒。

李炎一把抓住這個下人的衣領,陰沉著臉說道:“在西市什麼地方?說清楚!”

下人快速的說道:“就在胡姬酒肆那裏,他們有......”

話還沒說完,李炎扔下他就衝了出去。

然後門外傳來他的聲音:“彩雲玉兒,你們在應國公府等我。”

柳彩雲和柳玉兒兩姐妹互望一眼,神色閃過一絲擔憂。

大年初二,這麼喜氣的日子,怎麼感覺像是要鬧事似的。

仁伯也怒火高燒,在前院召集了十來個下人,拎起家夥殺氣騰騰的直奔西市。

西市。

胡姬酒肆。

胡姬酒肆並不是一家,而是這一片胡人經營的酒肆區域,因為滿目都是胡人胡女,連賣的酒都多數是域外之酒。

所以唐人幹脆就將這一片酒肆之地稱為胡姬酒肆。

李白有詩雲: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如果說李白是大唐天空中一顆耀眼的明星,那胡姬就是大唐世界增添的那一抹異域風情。

一入胡姬酒肆,便可感覺到濃濃的異域風情撲麵而來。

而那各個酒肆之中的酒香也不同,並不是傳統的逍遙醉、新豐酒之類,而是進口的“洋酒”。

主要以高昌的葡萄酒為主,還有來自大食波斯的龍膏酒和東南亞的三勒漿等等。

據唐蘇鶚《酉陽雜俎》記載,“龍膏酒”是一種“黑如純漆,飲之令人神爽”的飲料,而“三勒漿”則是以椰汁製造。

而酒肆中的胡姬女,則是地地道道的“洋妞”。

胡姬。

是指長安胡人開設的酒肆裏麵賣酒陪酒的中亞和波斯女子。

這些胡姬並不是經營酒肆的胡商家屬,更不是舉家遷來的胡人,她們多數是被絲綢路上的胡商販賣到大唐的奴隸,年紀一般在十四五歲,都是貧苦家庭的女子。

而針對胡人女奴隸的貿易,大唐朝廷對其交易的限製也特別嚴格。

進出關口,進行交易都必須得到朝廷的同意。

大唐朝廷這樣做的原因一是為了防止壓良為賤,二是能夠進行收稅。

由於這些女奴隸的價格非常高,所以這也是朝廷的一大收入。

胡姬個個麵帶春風,或麵帶輕紗,或奇裝異服,當壚沽酒,素手招客,侍酒淺笑,輕歌曼舞,為俗世所累的憔客羈旅,在這裏暫時得到了釋放的空間。

然則,大唐的審美和後世不同。

胡姬妖嬈,但也隻是給人一種獨特的風情,卻沒有人願意將胡姬娶回家中,就連普通的平民百姓都很少會接納。

因為古人非常注重血統,特別是漢人。

據唐史記載,

盛唐時期,幾乎每個和大唐有邦交的外國,都想把公主嫁給大唐的皇族,但是統統都被大唐的皇帝拒絕了。

他們認為蠻夷血統低賤,就連給皇室男子當侍妾都不配。

還有就是文化的不同。

胡姬和漢女不同,她們自小生活疾苦,沒有漢女三從四德的倫理綱常,沒有文化不懂琴棋書畫,娶妻生子的觀念更加不同。

而漢女不同,雖然沒有那麼刺激火辣,但是遵從儒家文化,知禮義廉恥,適合做妻子。

大唐時期,胡女並不是漢人的菜。

所以在大唐時期,這些胡姬的命運並不是很好,除了西市胡人聚集之地,其他地方根本容不下她們。

胡姬酒肆,就是這些胡姬最好的收容所。

當然,胡姬酒肆說是胡人開設的酒樓,但真正的後台還是大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