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三界中的暗流愈發嚴重。
在王母的強勢統治之下,三界除了一些大勢力,等閑仙神盡數都被其吸納監管,被迫遵守著其所定下的嚴苛天規,一時之間苦不堪言。
但當這些走投無路的散修仙人找上那些有底氣的勢力時,卻是並無一人敢於對抗天庭,因為不知何時,那位王母的實力詭異地再度上漲一截。
而在如此的情況下,她雖然還不是大羅的對手,沒有能力直麵那些真正的頂尖大能,但是等閑的金仙便是來上數尊,也絕對不是其的對手。
為此,甚至原本速來囂張的玉虛宮都陷入了沉寂,像是被當初那一戰的後果給打怕了,是以才會對王母的所作所為並無意見。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他們自保尚且吃力,也再沒有閑心去管這檔子事情了,不然萬一再度和王母拚個你死我活,最後還隕落幾位金仙,又能有什麼益處呢?
因此,十二金仙紛紛選擇了關閉洞府,閉門默誦黃庭,上體天心,下悟大道,竟是對於這些慘案視而不見,完完全全地當起了縮頭烏龜。
沒有了人牽頭,後者頓時將整個三界一掃而空,一時之間仙神隕落如雨,天地之間再無遊戲人間的所謂仙人,便是有,隻怕也是躲藏在各處密地苟延殘喘罷了。
這‘天地清明’的境況愈發刺激了王母,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正解,因而她並未收手,而是開始不斷暗中挑起各方勢力的矛盾,激化他們發生大戰。
等到雙方打得不可開交,再出手下場,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批判,整治這些不利於天地局勢的毒瘤,同時不斷地壯大著屬於己方的勢力。
如此以戰養戰的情況下,天庭的勢力在各方不知情的狀況下不斷壯大。
或許也有人已經猜出來了,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尚未體會過真正的切膚之痛,這些人又如何會為了些許不相關的陌生之人去發聲呢?
局勢糜爛,劫氣四溢,到處都是戰亂,甚至就連人間的凡俗之流都受到影響,這就是屬於此方世界的現狀。
而此時此刻,蘇元卻是已經顧不上其它了,因為此時,他正處於修行的關鍵時刻。
當日竭盡全力治好廣成子的傷勢之後,他直接被昆侖山奉為上賓,在那仙家勝境中好生談玄論道了一番,也如願得到了那心心念念的金光。
但蘇元心中始終惦念著尚未完全圓滿的五氣,因而沒過多久,他就不顧諸多同道的熱情挽留,毅然選擇了離開昆侖山,回到五莊觀中閉關修行。
鎮元子對蘇元的到來感到歡迎,畢竟能夠有這麼一位感悟頗多的同道實時交流,說不得他超脫此方天地的可能,還會再多上幾分呢!
是以,準備好了蘇元在告罪一聲之後,就一頭紮進了五莊觀後山一處隱秘的洞府,靜心凝神後,開始了閉關煉化那先天金光的過程。
而這天地而生的金光果真不愧是觸及上神層麵的靈物,或許是因著此物本質極高的緣故,甫一吸納,便與其它四種同等級的靈物遙遙呼應,接著更是構建了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