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2 / 3)

“倘若不肯與大明步調一致,柳溥就是大明水師的磨刀石。”

海外侯,就是之前徐承宗曾經承諾給費亦應和棠樾鮑氏的鮑誌敏兩個商總的海外勳貴。(377章)

在大明四方之地,海外侯與平民無二,並非勳貴,也無特權,但是在海外,可世襲罔替,乃是正經的侯爺。

朱祁鈺看著南方說道:“這麼些年了,柳溥倘若仍不知悔改,不知天命,那就不能怪朕無情了。”

朱祁鈺甚至拉下了作為皇帝的臉麵,原諒柳溥的叛逆,倘若柳溥仍然不知悔改,他黎越僭朝有千五百萬口,大明有萬萬口。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

他坐直了身子,拿出了許久之前就準備好的委任令,按個朱批落印說道:“令寧陽侯陳懋從北衙至南衙,任征夷將軍,文安侯少保於謙總督軍務。”

“番都指揮馬雲任左副將軍,南京刑部右侍郎林聰參讚軍務,大明水師枕戈待旦;”

“定西候、兩廣總兵官蔣琬為右副將軍,為前鋒,兵部尚書、兩廣巡撫陳汝言參讚軍務,屯兵鎮南關,準備入越;”

“令黔國公、雲南都督同知沐璘為左參將,雲貴巡撫姚夔參讚軍務,嚴陣以待,隨時準備介入交趾戰事,防備麓川作亂。”

“此戰,事關大明百年國運,諸君共勉!”

“臣遵旨。”於謙俯首領命。

徐承宗有些落寞,本來這種征伐交趾,他這個武勳世公,魏國公不是應該首當其衝嗎?

可是他疏於戰陣,這麼好的機會,就在眼前,卻隻能看著他溜走。

朱祁鈺看著徐承宗說道:“魏國公你扈從朕前往廣州府,禦前聽令。”

大明國戰我參與,徐承宗左右無事,還不如跟著一起去廣州,大家都沾沾光,立功不立功那倒其次,去鍍鍍金,很有必要。

倘若,萬一敗了呢?

徐承宗這個禦前聽令,就很值得商榷了。

徐承宗麵露狂喜,俯首說道:“臣定不負陛下所托!聯係柳溥的事兒,交給臣吧,別的不敢說,在交趾那邊聯係個人,還是很簡單的!”

論打仗,徐承宗不在行,可是論這做買賣,徐承宗還是很有心得,他在交趾也有買賣,聯係個人,十分簡單。

既然陛下帶著他去蹭戰功,他自然要投桃報李。

蹭來的戰功對徐承宗這等一門兩公而言,沒什麼用,大明不可能封他做異姓王。

但哪怕是蹭來的戰功,那也有麵!

哪怕是領個銀光閃閃的頭功牌,那也是魏國公府在為大明效力!

朱祁鈺點頭,算是把聯係人的事,交給了徐承宗去處理。

徐承宗就不擔心大明皇帝一旦戰敗,拿他背鍋嗎?

不擔心,因為他不覺得陛下會輸。

陛下除了德勝門奪旗外,從不親自指揮任何戰鬥,這就是徐承宗信心的源頭。

陛下前往前線,都是以鼓舞士氣,保障後勤為主,順便調節緩和眾將領的矛盾,防止互相掣肘。

“明日動身回南衙。”朱祁鈺看了看外麵的天色,對著興安說道。

駐蹕江西,是為了對付學閥,在江西推廣農莊法。

回到南衙之後,朱祁鈺將會擇機前往廣州府,親自主持收複交趾戰事。

交趾局勢全麵惡化,就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

次日的清晨,天空飄起了雨夾雪,沒過多久,就變了雪,石鍾山白雪皚皚,玉樹瓊枝,景致動人。

朱祁鈺離開之後,甘棠別苑將會重新恢複為景星書院,成為九江府官辦書院。

在教授的內容上,也會做出一些改變,算學的比例會加重的同時,大明也開設了海事學堂、天文學堂以及工匠學堂。

朱祁鈺的船從九江府的潯陽水驛出發,過雷港水驛並未駐蹕,直接到了池州府外的池口水驛駐蹕,補充水食之後,再次順流而下,隻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朱祁鈺就從九江府趕回了南京。

回到南京之後,應天巡撫李賢接駕,至南湖別苑。

朱祁鈺看著手中的這本奏疏,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李賓言、雷俊泰被浙江巡撫張嶔給告了,說兩人在鬆江府疑似貪腐,請陛下嚴查。

並不是大明的移民稅之事。

這件事雖然是葉衷行出麵在辦,但是和李賓言沒有多大關係,走的賬目也是鬆江府市舶司的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