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1 / 3)

朱祁鈺對於海外殖民的熱情一直不算很高,主要原因是大明不是荷蘭,不是英格蘭,不是法蘭西,更不是西班牙、葡萄牙,大明就是大明。

大明開海之後,如何去做,就是朱祁鈺一直在思慮的問題。他把海禁鬆弛之後,就一直沒有什麼動作,他在等,在等大明給他的反饋。

現在,他終於等到了大明的反饋。

胡濙喝了口茶,喘了口氣,心情慢慢平複,才開口說道:“陛下,李賓言曾經提出過一個論點,六等星秩序和四時之序。”

朱祁鈺點頭,李賓言在鬆江市舶司仰望星空的同時,也在思慮著政治,在大明這個官員和學者高度重合的年代,這並不稀奇。WwW.com

六等星秩,是李賓言有感於自身的遭遇,對大明進行政治思辨的成果之一。

胡濙認真的說道:“其實殖民無外乎幾種手段。。”

“第一種,武力征服,殺掉所有的男丁,搶走女人和孩子,直接消滅,這種手段,通常代價極大,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說實話,這種做法,除非碰到了末等秩,否則不可能做得到。”

朱祁鈺深表讚同的說道:“的確如此。”

“京師之戰、宣府之戰、河套之戰,南下平叛,這些戰爭規模極大的作戰,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宣府之戰,若非抄了曲阜孔府,河套之戰若不是抄了渠家,南下平叛若不是勢要商賈們偷雞不成蝕把米,國帑早就空空如也了。”

“雖然金尚書從來不跟朕抱怨糧餉、賞銀、軍備這些事,但是朕也看過戶部的賬目,時常捉襟見肘,往往左支右絀。”

“但是每次抄了家,這部分的虧空就補了回來,金尚書就會樂好幾天,不跟朕吵架咧。”

“朕常感謝他們,傾家蕩產的支持大明進行征伐。”

為了感謝這些大明戰爭的讚助商,朱祁鈺給這些人在解刳院專設雅座伺候。

縱觀整個四百年殖民時代,真正被消滅的隻有印第安人,連非洲大草原的黑猩猩,殖民者都無法用武力全部消滅。

朱祁鈺站起身來,在禦書房的大書架上,找到了一本備忘錄。

他對戰爭時常有所反思,他這些思緒,若是不及時記錄或者與人討論,就容易消散。

他專門有個備忘錄專門記錄這些思緒,而司禮監的太監,會專門整理這些雜亂無序的備忘錄成冊,方便陛下查閱。

朱祁鈺拿起了備忘錄,回到了禦案之前,開口說道:“這幾次大規模戰爭,大明總計陣亡了五萬餘人,其中有超過三萬是非戰鬥犧牲。”

“非戰鬥狀態下的減員,比如災病、嘩變、天災人禍等等,讓朕想不到的事,非戰鬥減員之中,最大比例的減員就是迷路。”

戰爭絕對不是皇帝的劍指到哪裏,大明軍就殺到哪裏,軍隊是人類最緊密的殺人機器,如何讓這台機器,穩定的運行,是皇帝的天職。

而朱祁鈺關注的不是技戰術,不是指揮,他本就不擅長這個,他注重的是保障。

大明的非戰鬥犧牲的比例實在是太高了,在朱祁鈺的備忘錄上,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但是在每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個鮮活的人,一個個的家庭。

胡濙拿過了那本備忘錄看了許久,才開口說道:“陛下其實一半左右,大明已經做得極好了。”

“朕知道,但是還不夠。”朱祁鈺確切地知道,這方麵大明已經做得極好,但是還不夠。

朱祁鈺不希望他的軍士沒有死在敵人手中,而是死在為國而戰的路上,那樣實在是太痛苦了,對軍士而言,那樣死去,沒有任何意義和榮譽可言。

胡濙合上了備忘錄,遞給了興安,說道:“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開拓王化的路上,武力征服,是代價最大的一種方式。”

“就連擁有了王複的瓦剌人,都不會那麼做。”

也先對王複極為倚重,甚至因為也先本身不擅長理政,不得不共享權力給王複去使用,而權力的屬性也決定了,一旦共享,便再無收回的可能。

也先在撒馬爾罕的所有行徑,都被王複寫成了奏疏,送到了京師。

也先在撒馬爾罕是大石,但是政事被王複盡數把控,甚至連戎政也先也不得不參考王複的意見。

直接的武力征服,當初西征的成吉思汗就是這麼做的。

在花拉子模,成吉思汗就付出了三萬軍士的代價,贏下了戰爭,結果就是成吉思汗,在花拉子模整整休整了三年才有餘力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