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路過了一個個的村落,他有點奇怪的問道:“嶽指揮,為什麼每個村前麵都會有一個踩著烏龜的人像?那是什麼?”
嶽謙拍馬而去,沒多久又拍馬而回,十分確定的說道:“雖然不大像,但的確是龍蛇真武大帝像,這裏的百姓未聞王化數十年,他們不知道真武大帝像是什麼樣。”
“但是他們確信是真武大帝來救他們,所以,才會擺真武大帝像。”
“他們確信,陛下就是真武大帝轉世!因為永樂年間,就有這樣的傳聞了。”
於謙點頭,略微有些呆滯,不過也是好事,總比他們在家裏豎起大皇帝像,那是大不敬和僭越之罪。
哪個皇帝會接受泥塑像?
當然於謙並不知道,後世有個韃清朝,就搞泥塑皇帝像…泥塑彩繪雍正像。
於謙是個大明的臣子,他認為集寧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因為大明皇帝才有的,這些百姓當然要奉祀真武大帝,也要效忠大明!
若是如此,他們還要作亂,還要複叛!大軍進剿,掃庭犁穴,即便是陛下也不能私宥!
於謙打馬來到了新的集寧府,東方升起的朝陽,灑在了集寧的東門的字之上。
【泰安門】
“這名字好。”於謙勒馬下了馬,看著這字跡,頗為滿意的點頭說道。
嶽謙笑著說道:“這是武清侯點的名字,說東門必須是這個,太陽升起的方向,必須是泰安門。”
於謙瞬間笑了出來,石亨還是這性子,一如既往、變著法的拍馬屁。
一個好好的大明的武清侯,怎麼染上了這麼個習慣呢?
泰安門取自國泰民安,但是這名字,石亨點的名字,基本肯定了,指的其實是陛下的泰安宮。
這個集寧上上下下,都寫滿了忠誠!
“蠻好的。”於謙不住的點頭。
大明的軍隊忠誠於陛下那是應該的,也是需要表現的。
否則萬一哪些個臣子,在京師不停的忽悠陛下,在皇帝的耳邊喋喋不休。
說什麼大軍在外或有奸佞,或者說什麼,前宋時候,趙匡胤陳橋驛黃袍加身,或者說什麼大軍停滯不前,心懷二心之類的怪話。
這仗還打不打了?
至少這泰安門三個字,送到京師,陛下肯定罵一聲馬屁精,不過宵小奸佞的讒言反而顯得無聊了。
因為石亨還是那個石亨。
這也算是將士們的自保手段了,實在是被興文匽武給折磨的有些反應過度了。
護城河在營建,和萬全一樣,有緩坡。
但是集寧府的城牆並非方方正正的,而是伸出去了一個又一個的炮台。
這些伸出的炮台,是講武堂的一個成果,大皇帝說要有緩坡,點醒了那些講武堂的將官。
緩坡的目的是將敵人固定在設計線上,如何發揮炮火的強大威力呢?
這些伸出去的棱棱角角,就是講武堂的將官們集思廣益畫出來的。
為了防止伸出去的炮台被直接摧毀,還有炮臼,火炮其實是稍微低於城牆,並且內鑲鋼柱勾連,即便是磚石、夯土被擊破,那些鋼柱也會抵抗炮彈的能力。
於謙巡視了城牆之後,頗為滿意,至少集寧的這些生民,用自己的雙手,用勞動換取了報酬的同時,也的確給了他們一個新的庇護之地。
於謙下了城牆之後,就來到了新的集寧府邸,見到了王複。
“王初陽,你為何如此失魂落魄?”於謙示意左右打開府門。
這處府衙不算恢弘,但是卻是功能齊全,製台、藩台、臬台、道台、府台一應俱全。
製台是都指揮使衙門,藩台是布政司衙門,臬台是按察司衙門,道台是巡撫衙門,府台是知府衙門。
道台又稱巡守道,巡撫和鎮守的合稱,若是不設巡撫,沒有鎮守,也會有糧道、鹽道、商道的官吏在此辦公。
大明的官僚是一個溝通上下,非常精密的機構,這個機構能夠用好了,那就是天下大幸,用不好就是官僚僭越皇權。
髒事兒都是皇帝的,利益都是官僚。
比如正統十三年的選秀,立刻就變成了群魔亂舞,就連趙輝也居中高價賣了一個稽戾王看上的女子給刑部侍郎齊韶。m.X52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