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笑著說道:“整把火銃重九斤,總長四尺五寸三分,槍膛長三尺三寸九分,口徑為五分四厘三毫,絲毫不差,采用的也不是過去的形狀各異的鉛子,也是石景廠定裝的球形鉛彈,咱們的軍士,沒事就不用磨鉛彈了。”
欽天監監正許敦趕忙擺手說道:“陛下,陛下,該磨還是得磨的這槍膛雖然絲毫不差,可是這鉛子上免不了會有毛刺,容易損耗槍膛,還是得磨。”
朱祁鈺兩手一攤對著許敦說道:“朕自然是知道的,朕用的鉛彈都是朕自己磨的,可是朕不又上戰場,有這個功夫磨鉛彈,這軍士們平素就很辛苦,哪有功夫磨?用壞了就換一根槍管,又沒幾個錢,整天摳摳索索的,那是消耗品!”
許敦倒是想反駁,但最後還是欲言又止,沒有說出來。
陛下用的鉛彈都是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親自磨出來的,億兆瞻仰以為則而行之,在很多的軍士心目中,磨鉛彈,不僅僅是為了保護槍膛,更多的是一種禮儀,更通俗的講,就是開光。
這個邏輯非常縝密,高皇帝文皇帝,都宣稱自己是真武大帝轉世,陛下也是以真武大帝為號,那真武大帝用銃磨鉛彈,那軍士們磨鉛彈可不就是開光嗎?
這樣打的更準!
陛下日理萬機尚且有時間磨鉛彈,軍士們再忙也能抽出時間來磨。朱祁鈺笑著說道:“倭國送來的硫磺,質量上乘啊,而且都是在倭國加工過的,到了大明就可以直接用了,太醫院還專門做了硫磺澡豆,還有硫磺皂,確實不錯,咱們這火藥能到現在用紙包裹定裝,倭國也是出了力了。”
朱祁鈺非常感謝倭國送來的倭銀和硫磺,所以他希望倭國能夠保持現狀,持續而穩定的提供倭銀和硫磺。
用紙包裹定裝火藥,終於隨著大明生產力的提升,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這源於槍管、槍機、鉛彈都有了統一規格,精度的提升,讓紙包定裝火藥,成為了一種可以大規模列裝的軍備,而不是可能。之前隻有緹騎們可以使用定裝火藥,是緹騎們的軍備是製式軍備,在景泰十四年後完成換裝後,一二式定裝火銃將會繼續對邊軍進行換裝。
朱祁鈺拿起了桌上放著的紮長的刺刀說道:“最後便是這把前裝鏜刀了,可以裝在火銃上的刺刀,又是一個朕想不明白,但是講武堂眾多庶弁將高度讚同的東西,以稽為決,這是這次列裝一二式定裝火統最受歡迎的改動。”
一把能夠裝在火銃上的刺刀,成為了最受歡迎改動,朱祁鈺當然知道需要,但是在發下去小範圍實驗後,這把刺刀得到了高度讚揚,在所有的稽查中,軍士們最喜歡這把刺刀,給出的理由是鉛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的說法來。
使用軍械的軍士們都喜歡的東西,輪不到朱祁鈺來反對。
“來試試。”朱祁鈺遞給袁彬一把長銃,自己拿了一把,開始填藥、填彈而後擊發射擊,分為五十步靶和一百步靶,朱祁鈺的手很穩,鉛彈在靶場上呼嘯而過,落在鋼靶上穿過。
一刻鍾後,朱祁鈺放下了火銃,在這一刻鍾的時間裏,朱祁鈺一共打出去了四十六發鉛彈。
“報靶。”朱祁鈺看著小黃門示意他可以去查看了報靶了,靶子上掛的紙張一張張被取回。
“袁公方五十步靶,
上靶十五發,上靶六成半,一百步靶上靶十發,上靶四成三。”興安將袁彬的靶紙放在了陛下麵前檢驗之後放在了朱祁鈺麵前。
很快朱祁鈺的成績也出來了,興安將一張一張靶紙放在陛下麵前說道:“陛下五十步靶,上靶二十三發,上靶十成,一百步靶上靶二十三發,上靶十成。”
朱祁鈺一看就氣笑了,點著那些靶紙說道:“興安!你把兵推棋盤上的招數又拿出來了?這作弊就作弊吧,平日裏糊弄下朕也就罷了,這外臣在呢,你也糊弄。”
“臣沒有…”興安立刻就急眼了,他真的沒有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