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李守漢這個不敬天道的逆賊進行神聖的討伐,以衛我華夏道統,神州大地的一切正義力量,多爾袞和黃宗羲、曲阜孔府和龍虎山張天師、八旗勁旅和各地結寨自保保境安民的民團,都聯合起來了。
在江南各處城鎮的報紙上,不說連篇累牘,至少也是每天你能看到的報紙上,都有各種山人、隱者、閑人、居士,以各種角度來批駁梁國公的文章。
“狼子野心!”
“今日之曹操、王莽!”
“前世司馬昭,今日梁國公!”
諸如此類的文字,出現在江南江北的報紙上。與之遙相呼應的,北京城的茶樓酒肆之中,說書先生們也拿著朝廷給的津貼銀子,搖動著剛剛剃完的腦袋,拍著手中的小木塊,仿佛要在李守漢頭上敲出幾個包來。
曲阜的孔廟之中,每日都有來自各地的讀書士人伏地大哭,痛哭流涕中海不忘叱罵南方的那個奸賊,將我讀書種子的最後一點體麵與前途也剝奪的一點都不剩了!
逃到九江躲避兵火的張天師,則每日裏召集徒子徒孫和天師府的執事人等焚香舞蹈,誦經打醮,詛咒那個亂臣賊子禍國殃民的賊人早早的被天上神仙收了去,或者是天上降下一個雷來,把他劈成一道飛灰,讓他不能再禍亂人間,使得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同樣的,這些事情都要有錢糧在背後支持著。畢竟,便是神仙也是要香火燈油供奉的嘛!要是仔細的了解一下,便會發現,這些山人賢者的潤筆銀子,孔廟前跪地痛哭的讀書士子們的出場費,張天師每日誦經打醮的香油錢,都出自一家。
那一日,範文程君前奏對,將隆武朝廷之中的諸多內部矛盾一一條分縷析的向主子多爾袞彙報。
除了李守漢為首的南中集團同以唐王朱聿鍵為首的明朝官僚舊勢力之間的矛盾之外,南中集團內部也是有著不少的矛盾問題被範文程敏銳的觸角發現了。
“梁國公行事完全效仿當年秦國做為。以兵馬為長策,以學堂培養官吏為爪牙,鞭策天下。完全行法家兵家之事,不用讀書人。然,其根本之處,也是山頭林立派係重重。”
以出身劃分,有河靜守備時期的元老派,便是最早跟隨李守漢的那些人,包括老狐狸胡禮成為首的十三家。又有以王寶為首的苗瑤溪洞之人組成的蠻子派。還有以後來移民組成的從龍派。這些隻是按照大概的出身來劃分。如果想要分的更細的話,按照各自的利益觀念來分,還有什麼不管中原的事,大家守住五嶺,控製住航線,在南中過自己日子,把中原當成原料勞動力來源和產品市場的南中派。有以羅虎伍興為首的大陸派,堅決要把內地納入到主公的麾下治理。
“另外,梁國公春秋鼎盛,精力旺盛,轄區廣大,治下人口多,自然內宅之豐富超乎想象。女人多了,自然子嗣便多。如今,他的兒子女兒們成年的不少,有不少人已經出來當差辦事,這便有個大位傳承問題。”
“如今,長子李華宇已經戰死,其妻鹿瑪紅率部在山東登萊等處抗拒我大清兵馬。想來除了為了她的兒子在李家爭奪名分地位之外,也並無他求。可是,眼下李華寶是事實的長子又是嫡子,也有不少功勞在身,部下也一心要做從龍擁立之人。其他的兒子也都對大位虎視眈眈,埋頭辦事練兵。誰都知道,一旦李守漢有了黃袍加身的那一天,那就是順理成章的天下之儲君了。”
“李家的內宅之中,當家太太是鹽梅兒,乃是李守漢當年的丫鬟。二人乃是結發夫妻,患難而來。便有些像當年的明太祖皇後馬氏一般。李華寶李華梅乃是她所出子女。而二太太黎慕華,乃是前安南都統使黎家之女,李華宇乃是她的兒子。她一向認為自己是帶著黎家的龐大嫁妝嫁到李家的,自然而然的,立孫不立子。其他的妻妾,也有不少人生育有子女。但是鹽氏有話,無論是何人所生子女,一律要在她麵前撫養長大。南軍之中也有不少的遺孤、孤兒為其收養。故而,南軍之中,視其為慈母。將佐官員之中,稱李華寶為二哥者比比皆是,此輩皆為李二羽翼。”
“所以,你便向朕進言,將南京城丟給李守漢,讓這座空城成為引發惡狗亂咬的骨頭?”
“主子聖明!什麼都瞞不過主子!奴才的這點小心思,在主子麵前班門弄斧了。”
“範章京!擬旨。令安郡王嶽樂將兵馬逐步撤出南京,撤過長江。把南京城丟給李守漢。讓南蠻去狗咬狗吧!”
“主子,若是想讓南蠻內鬥起來,隻一座南京城還不夠。奴才覺得,還需要好生的撥弄挑逗一番,才能讓他們彼此爭鬥撕咬不休。”範文程從馬蹄袖中抽出兩份報紙。“主子請看。”
兩份舊報紙,有什麼可看的?多爾袞接過那兩份至少兩個月之前的報紙不由得有些狐疑。
“見天下之賦稅日增,花樣名目百出,府庫雖充盈一時,而後之為民者日困於前。夫天下者,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人人之天下。國家之亡,朝代更替,不過是亡國而已。國可以亡,天下則不能亡。今日此輩之舉若不痛加剿洗,勢必會亡天下。天下若亡,便是大明留存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