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半壁,指日可待。
一時間,不用李守漢和朱聿鍵有什麼暗示或者安排,天興府裏早就各種鑼鼓喧天的驚天動地了,彩牌樓,舞獅子,龍燈,文人士子們醉後狂歌“青春作伴好還鄉”,年輕漢子們則是把臂而行,高唱“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做漢陽遊”。
內閣諸公,則是不待皇帝和李守漢有什麼意思,早早的便拿出來了封賞犒勞的方案。對於作戰部隊有功將士的犒賞自然是從寬再從寬,反正國庫裏的錢都是李守漢的錢,皇帝犒賞三軍實際上就是你李守漢犒賞三軍。那咱們為啥不做好人,大大的犒賞一下,哪怕隻是在紙麵上。至於說你國公爺是否願意掏腰包,那就不是咱們的事了。到時候將士們有怨言,可和咱們沒關係。
更令人側目的是,這份方案幾乎是一個封爵大甩賣。
李華梅、李華寶,施琅作為李守漢的子女女婿,更是此次收複失地的有功之臣,內閣很是大方的一下子便給擬定封侯的賞賜!便是傲蕾一蘭,內閣也大筆一揮,擬賜予一品夫人的封號爵祿。至於說梁國公的後宅會不會醋海生波甚至是火山爆發,他們就不管了。
一時間,一門子女女婿三侯,這個勁爆的消息瞬間傳遍了天興府。什麼七子八婿滿床笏的事不是沒有過,但是老子是國公,兒子女婿憑著自己的戰功掙了一個侯爵來的事,不要說本朝,便是前朝曆代,也不曾有過類似的事!更不要說女兒也從昭陽郡主變成了和秦良玉一樣的女侯爺!
至於說加封散官秩官,更是不要錢的堆上來。也就是大明朝廷不像清朝,沒有什麼巴圖魯勇號、沒有賞賜黃馬褂之類的花頭,不然,各種巴圖魯勇號會讓翰林院的秀才和吏部、禮部的郎中們愁白了頭發,讓天興府的綢緞莊老板們狠狠的做一筆好生意。需要封賞的人實在太多了!饒是如此,什麼賞賜錦衣衛世職之類的也是比比皆是。有人統計了一下,江南一戰,宏武軍封爵位的,從最低一等的男爵算起,到李家的兒女女婿三位在內,便有數十人之多!
包括柳德妮在內,因為傲蕾一蘭一口咬定,就是她擊斃了勒克德渾,才讓清軍全線崩潰的。有這個潑天也似的大功勞在,又有往日擊斃圖爾格和若幹清軍將領軍官的戰績在,柳德妮一下子也成了三品淑人。她拿著封賞的旨意眨巴著眼睛問傲蕾一蘭:“這東西能換點別的不?比如說在國公爺的兵工廠裏換個主事的職位?”
內閣在打包批發官職爵位,但是,對另外一樁大事,卻是輕描淡寫的丟給了李守漢處理。
那就是施琅在贛南收編的數十萬大順軍餘部!
“此事乃軍務,正值軍興之際,由幕府處置,內閣遵從辦理便是。”很漂亮的一腳,就將球踢給了李守漢。
好在他們也說了,這個事是軍事上的事,自然軍事主官說了算。又是在打仗的時候,自然誰打仗誰就有理,打勝仗的人更有理。見到了內閣的回文之後,李守漢冷笑了兩聲。
“他們不就是覺得李自成張獻忠兩個人一個逼死了大行皇帝,一個掘了鳳陽皇陵嗎?可現在兩個人都已經死了,你們有本事把這百萬之眾都給孤斬首了?”
“來人!就按照孤的意思,給內閣再去一道文書,就說要給這些人一條路走,讓他們為收複失地恢複舊山河出力。”
“渠魁已然故去,從者皆可自新。”這是李守漢的態度,表達的如此明確,自然內閣諸公也不好再說什麼。何況,大順軍舊部歸順以來,連續收複了贛南、皖南、浙西、偏沅等處數十座州縣,打下了好大一片土,當真要是把他們逼急了,這些打不死的反賊,少不得會鼓噪起來,到時候一件黃袍披在李守漢身上,咱們這些人那時候跪還是不跪?
於是,大將軍幕府發出了一道道公文,高一功袁宗第張鼐田見秀羅虎王四郝搖旗這些大順軍舊部將領都變成宏武軍的將領。當然,總兵是職務,將軍是官稱,統製是差使。這裏麵最要緊的,便是統製官這個差使,這是實打實的指揮權,也就是所謂的兵權。沒有這個在身,別的再大都隻是浮雲。
而且,高一功郝搖旗們隻是看到了歸順了宏武軍之後,糧餉彈藥供給不再發愁,病號傷號有衛生營照管,輜重有各級軍需發放。但是,他們絕對想不到,這一項項的製度執行起來,他們對軍隊的控製力也就一點點的減弱,那種一言不合拉起隊伍拔腳便走的事,想都不要想了!
不要說配屬下來到營一級的炮隊和輜重、衛生營這些現在看來必不可少的,還有那些從軍中被安置到駐地或者是更加安穩的後方享受太平日子的家具不能隨軍帶走,造成軍心士氣不穩之外,就連軍隊裏數量眾多的騾馬隻怕都不願意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