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些部族文化技術都很原始,生存環境比女真各部還要惡劣,所以,戰天鬥地之餘,自然戰鬥力強悍。大象死於牙,犀牛亡於角。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成為清軍中炮灰的主要對象。從關外一直到乾隆嘉慶年間,他們都是清軍八旗係統的戰鬥力重要組成部分。直到鹹豐年間,所謂的打牲烏拉兵,還是威名赫赫。這其間還出了一個鎮壓太平天國,鎮壓西北少數民族起義的著名劊子手多隆阿。他就是達斡爾人。史書記載,他到西安沒幾天,原本圍困西安城的少數民族起義部隊,便被他血腥鎮壓下去。他和左三胖子兩個人,都是雙手沾滿了西北少數民族鮮血的劊子手!
號令一下,各營各鎮的清軍便開始緩緩的調動起來,在陣前排成密集的陣形。排列在前麵的,是各營的弓手、火銃手,幾次交戰下來,綠旗兵的將領們也漸漸摸出了一些門道。他們將弓箭手、火銃手集中在前麵,與宏武軍展開對射,掩護部隊當中的刀盾兵、長槍兵上去同宏武軍攪合在一起,展開肉搏、混戰。宏武軍精於火器,善於結陣拚刺,短於人自為戰的特點,漸漸的成為清軍當中的共識。
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清軍將領們都是這樣的想法。
清兵陣中,黑壓壓旗號一層層壓過來。前方密密麻麻的弓箭手火銃手後麵,又是一層一層如柴林似蘆葦的長槍,還有隊列中密密麻麻的各色旗號。
在這數萬前鋒的後麵,便是一千多身披多層重甲的清軍死兵重甲,這些人大部分身披雙重甲胄,不少人在鑲鐵棉甲和鐵甲外麵又炫耀性的披著一件南中胸甲。身上與胯下馬匹掛著角弓與步弓箭壺,個個手持八旗長槍或是虎槍。
他們是監押這些清軍衝鋒的督戰隊,同時,也充當著必要時衝擊的刀鋒。
“迎上去!”
宏武軍陣中軍號聲響起,一營一營的部隊開始向前移動。同清軍的咬牙切齒麵目猙獰相比,宏武軍雖然隊伍嚴肅,但是每個士兵的神情卻是頗為輕鬆,他們將火銃背在肩頭,緩步向前,仿佛不是在血肉橫飛生死相搏的戰場,而是在自家的田間地頭行走,有的老兵甚至嘴角還帶著一抹笑意。
雙方隊列越接越近,轟隆隆的腳步聲中,清軍的盔甲兵器,飄舞的紅纓大氅,甚至兵丁軍官臉上那種扭曲猙獰的神情都是看得清清楚楚。
“停!”
中軍鼓點停了下來,在離清軍不到二百步的地方。軍官們發出口令,宏武軍整齊的腳步聲停了下來。
“士兵,檢查火藥!”
早在列陣之時,士兵們便己裝填好了自己的定裝紙筒彈藥。此時在軍官們此起彼落的喝令聲中,士兵們,取下銃口的槍頭帽,再一次仔細檢查自己火銃的子藥情況。
“檢查火石!”
“前排預備,準備射擊!”
嘩啦啦的一陣響動,數千支火銃被舉起,長達數裏的陣列上,前排士兵都是將黑洞洞的銃口對準前方而來的清兵們。
“各營三磅炮,上前!”
對麵的清兵陣列還在緩緩前進,他們的隊形大抵分為四排,最前麵的,便是那些弓箭手和火銃手。在他們的的後麵,則是長槍兵。長槍兵手持數米長的長槍,麵色如同凶神惡煞,肩頭槍纓似火。就等著前麵的弓箭手火銃手同宏武軍對射之後,他們便衝殺上前,將宏武軍衝散。為後麵的刀盾兵和重甲兵殺開一條道路來。
從空中看下去,兩邊黑壓壓的人頭越接越近。一百五十步,同樣形成寬闊正麵隊形的清兵還在大步前進。己經可以看到,對麵的宏武軍個個身強體壯裝備著胸甲。如此,以他們的弓箭威力,他們要進入五十步內,才對敵軍有致命的殺傷力。
很快就近一百步,對麵的宏武軍火炮還沒有射擊,讓這些清兵有些意外,在這些人的印象中,在這個距離上,宏武軍的火炮早就開始發言了。
不過宏武軍沒有讓他們失望。一連串尖銳的哨聲響起,五六個炮手一組,數百門三磅炮變戲法一樣從宏武軍的陣列後方出現在了清軍麵前,幾乎是一瞬間,這些被抬出來的火炮便完成了放列。
還沒得清軍士兵們反應過來,炮手們已經將藥包和炮彈用推彈杆推送入膛,有人在炮位側後位狠狠的拉了一下火繩,燧發機叩動,一發三磅炮彈便興高采烈無比熱情的奔向了清軍隊列。在它的前後左右,數百發三磅炮彈密集而來。
三磅炮的炮聲便是火銃射擊的命令,趁著對麵的清軍驟然間挨了一輪炮彈的洗禮而茫然慌亂不知所措之際,宏武軍的火銃開始發言。
第一列火銃剛剛打完,銃聲尚未平息,三磅炮的炮手們也已經完成了清膛裝填流程,再度拉動了火繩。
緊接著,第二列火銃興衝衝的投入了殺戮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