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講武堂招生簡章?(1 / 3)

此時的天興府(福州城),並不算大,從內閣所在的原按察使衙門到行轅所在的布政使衙門不過是咫尺之遙,但是,礙於體製和麵子,黃道周還是擺出了內閣首輔的儀仗,隻不過,削減了不少,並且特意交代手下人,不必鳴鑼開道。

這是他同李守漢打交道得出來的一點心得。李守漢和他手下的驕兵悍將向來如此。你若是同我好言好語的,那麼什麼事情都可以提,都可以說。你若是擺出一副官架子來,那麼不好意思,論起品級秩序,你內閣首輔又如何?見咱家國公也是要叩頭遞手本的。若是不論品級擺出排麵實力用刀槍兵馬來壓人,嘿嘿!你比數萬奴賊精騎如何?

在李守漢的這群驕兵悍將麵前,擺出一副朝廷體製或者倚仗手中兵馬實力而吃了暗虧,折了麵子,丟了體麵的人,從崇禎朝開始,便是以百十計。而且,隨著朝廷對李守漢的提拔、倚重,這種情形便也是越發的嚴重。黃道周可不想自己成為明天早上天興府的市井細民吃著鼎邊糊、肉燕時用來佐餐的談資,變成一句笑談。所以,用一句話說,他這種既保留了當朝首輔的體麵,又沒有鳴鑼開道擺出全副儀仗道隊的舉動,是一種低調的奢華。

透過八抬大轎轎簾上的玻璃小窗,黃道周已經能夠看到布政使司的轅門,看到自己的親兵營官小跑過去同轅門處當值的宏武軍軍官接洽,看二人的神態表情,雙方接洽的還不錯。

但是,轅門內外三五成群的武官們,卻是引起了黃道周的注意。自從隆武皇帝準了李守漢的奏本,全部明軍改稱宏武軍,由李守漢主持軍隊的整頓改編。各處的軍頭們紛紛到天興府來拜見,各種托門子挖門路,鑽山打洞的找人,試圖在此次兵馬整頓時盡量的給自己多弄些好處。

此時此地,見到這些武官自然是再正常不過的。可是,這些家夥既沒有按照朝廷禮製,按照覲見上官的禮儀製度審批盔甲背著弓箭挎著腰刀,隻是穿著一身從南粵軍中流傳出來,被李守漢稱為軍便服的官服,更是令人氣惱的是,這些家夥一個個的隻管聚集在一處,手中捏著幾張紙,在那裏議論。看到當朝首輔到此,竟然不跪拜行禮。這還有沒有朝廷體製?!就算是此時國家倚重爾等,但是爾等一樣要看清楚,戰事不能,也不會永遠打下去的,早早晚晚,朝廷還是會回到原先的軌道上,到那時,爾等今日的作為,自然有人要清算!

在肚裏暗自做了一番功夫後,黃道周用腳跺了跺轎子地板,示意落轎。

“田先生。”他喚過隨同前來的一名幕僚,此人在他的幕僚之中外號人稱“不識君”,取自那句“天下何人不識君”,別的本事,什麼錢糧刑名文書都差得很,唯獨一點,人緣極好,極善交際。而且記性上佳,不論是何人,見過一麵,過了數年,還能很親熱的叫著此人的字號,同他說起當日的事來。在黃道周的幕府之中,自然是充當著往來交際應酬的角色。

“去看看那些武人們在做什麼。”

看著“不識君”在武人隊伍當中很是熱絡的同人打招呼,拍肩膀稱兄道弟的,黃道周麵如古井不波,心中卻是風雷激蕩。“此番整頓兵馬,這些武人首當其衝。他們聚集於此,難道是串聯起來要鬧事?”他的心頭突得一跳,不由得一熱,但是,轉眼又自己將這個念頭打消了。開玩笑,如今這天興府、福建、兩廣、贛南等處都是在梁國公多年經營的所在,不說是鐵桶一般也相差無幾。便是此時的天興府,城內外駐紮著兩個警備旅,還有數千李守漢的親兵護衛,這些軍頭即便是想要做出一些事來,就憑著他們身邊那頂多二十幾個人的家丁,擋得住如狼似虎不動如山的宏武軍?此輩武人又不是傻子,憑啥拿著自己的腦袋往別人的銃刺上撞,用自己的頭顱鮮血讓你文官來做出一篇錦繡文章來?當真以為老子們傻嗎?!

轅門處的值星官向轅門內一路小跑去送信,自己的親兵頭目滿臉笑意的走了回來:“先生,他們回去稟報了。少不得一會要爵帥開中門迎接。”黃道周卻顧不得聽這個,他借著轎簾掀開的空檔,仔細聽著周圍那幾個武官們在那議論什麼。人群之中不時的傳出來低聲的讚歎,高聲的反對,和幾聲哀歎。

“咱們可以有保薦員額上這個講武堂,成為宏武軍的軍官,爵帥的門生弟子,那,老子家裏的幾個兒子是不是都可以走這個路子了?正發愁狼多肉少,朝廷之前的恩典不夠,讓老子家裏的那群婆娘們每天吵吵鬧鬧的!”

“你少去娶幾房姨太太不就得了?!”有人在調侃那個家裏女人多、孩子多,世職不夠分的同袍。

“咱老子就是覺得爵帥這條章程絕對是恩典,給咱們這些人子孫一條進身之路。又有師生的一層香火之情,總比在家天天胡打海摔的強多了。”

“好便是好。可是,為啥承認曆年來朝廷給咱們的欠餉數目,但是又不實數發給,隻是給不到三成,餘下的分幾年給,或是給工業券來衝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