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他們讀過戰國策?(2 / 3)

“許友信、薩蘇喀二人,各自發給五萬銀子作為養傷費用。二人所部休整補充期間,糧餉全數照發!二人所部陣亡受傷兵丁官佐,一律加倍撫恤!等許友信這廝傷痊愈之後,本王問問他,願不願意做本王的旗下人!本王準備收他做本王的奴才!若是他二人不幸傷重不治,那他二人的功勞,賞賜,本王便向攝政王爺請道恩旨,由他們的兒子承襲便是!”

勒克德渾一連串的命令,打得在場的人們頭暈眼花。沒辦法,他這套組合拳看似沒什麼章法,但是,拳拳都打在了要害上了!許友信一個打光了部下兵馬的降將,不但沒有因為作戰失利的罪名而被推出去斬首示眾,反而升了官,而且還是這江南最為富庶的蘇鬆太地區!而且還要被冊封爵位?!打光了的兵馬,大將軍也說了,建製仍然還在,補充齊全了新兵,便是他這個江南提督的本部。在他養傷期間,他可以合法的大吃特吃空額,反正兵馬錢糧照著原樣發給他!這一場死命、拚命仗打下來,官職、地盤、銀子、兵馬實力都有了,還擔心什麼?!更讓人羨慕的眼珠子都要發紅的是,如果他僥幸不死,除了上麵這些好處之外,他就是正兒八經的八旗旗下人了。而且還是勒克德渾的包衣奴才!這等好事,就是因為他打了一場狠仗而得來的!

在場的新附軍將領們,在許友信這個活生生的榜樣麵前,暗暗的下定了決心。再有作戰,不論是打哪裏,都要全力以赴,出死力去打!

“給本王傳令下去!一旦攻破上海縣,所有繳獲的財貨物資,一半由各營各部分配!算是本王給爾等的賞賜!”又是一道讓所有人瘋狂的命令。

勒克德渾對許友信的處置手段,讓整個清軍士氣大振!對南粵軍各處要點的攻擊也變得愈加瘋狂起來!

沒有不透風的牆,當鎮守上海的李華梅、李華寶姐弟二人麵對著清軍近乎於瘋狂的攻勢而不解,好不容易從俘虜口中得知了這種打了雞血的行為根源是來自勒克德渾給部下所有的將領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之後,不由得姐弟二人長歎一聲,“想不到,勒克德渾這種沒怎麼讀過漢家典籍的遼賊頭目,居然也能玩得出千金買馬骨的手段來!”

千金馬骨的典故,出自《戰國策??燕策一》講的是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了內亂,臨近的齊國乘機出兵,侵占了燕國的部分領土。

燕昭王當了國君以後,他消除了內亂,決心招納天下有才能的人,振興燕國,奪回失去的土地。雖然燕昭王有這樣的號召,但並沒有多少人投奔他。於是,燕昭王就去向一個叫郭隗的人請教,怎樣才能得到賢良的人。

郭隗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一位國君,願意用千金買一匹千裏馬。可是3年過去了,千裏馬也沒有買到。這位國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奮勇請求去買千裏馬,國君同意了。這個人用了3個月的時間,打聽到某處人家有一匹良馬。可是,等他趕到這一家時,馬已經死了。於是,他就用500金買了馬的骨頭,回去獻給國君。國君看了用很貴的價錢買的馬骨頭,很不高興。買馬骨的人卻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實意地想出高價錢買馬,並不是欺騙別人。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人送來了3匹千裏馬。

郭隗講完上麵的故事,又對燕昭王說:“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買千裏馬的國君那樣,讓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賢。你可以先從我開始,人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會來投奔你。”燕昭王認為有理,就拜郭隗為師,還給他優厚的俸祿。並讓他修築了“黃金台”,作為招納天下賢士人才的地方。消息傳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幹的名人賢士紛紛前來,表示願意幫助燕昭王治理國家。經過20多年的努力,燕國終於強盛起來,終於打敗了齊國,奪回了被占領的土地。這才有了後麵的樂毅連下齊國七十餘城,隻剩下即墨和莒縣兩個城池,田單用火牛計一舉擊敗燕國軍隊,成功複國的後續橋段。(也就是因為這點意義,校長當了島主之後,最願意題詞的就是“勿忘在莒”等詞語,不光是這個,連他的年度軍隊大戲都是以莒光命名。還有什麼漢光軍演,內中意味都是大同小異。但是你也不想想,你是怎麼當得島主?)

(燕昭王收拾殘破之燕而即位,乃卑身厚幣往見郭隗先生曰:“齊因吾國之亂而破燕,孤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願得賢士與之共執國政,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敢問以國報仇者奈何?”隗曰:“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奴役處。折節而事受其學者,則勝己百倍者至;先勞而後息,不恥下問求教不止,則勝己十倍者至;人勞己勞,則若己者至;憑幾據杖,頤指氣使,則廝役之人至;若暴虐粗野,隨意嗬斥,則徒隸之人至矣。此古代招賢致士之法也。王誠博選國中之賢者而朝其門下,天下之士聞王朝其賢者,必趨於燕矣。”王曰:“寡人將朝誰而可矣?”隗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裏馬者,三年未得。有人願為其君求之,至三月後方尋得一千裏馬,然馬已死。其人乃以五百金購其首,歸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可以此死馬而費五百金乎?其人對曰:死馬尚且值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能重金購馬,今馬當至矣。果然年餘左右,千裏馬相繼而至者三。今王誠欲招賢,請先從隗始。隗且見用,況賢於隗者乎?豈因千裏之遠而不至乎?”昭王乃為隗築建宮室而師事之。於是樂毅等賢者爭相至燕,燕國大治,遂以樂毅為將伐齊,齊兵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