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你的這個好相公,給我惹了多少麻煩出來?!”
上海縣的天後宮內,天氣已經是閏五月了,(這一年有)頗為悶熱。李守漢一身細葛布便服,坐在竹製躺椅上,小茶幾上擺著茶水點心水果,一旁的書桌上幾份文書在晚風吹拂的起起落落,不停的有頁角被風掀起。
雖然是嘴裏抱怨,但是,李守漢的臉上卻是一點慍怒之色都沒有。相反的,還頗有幾分喜悅藏在眉梢眼角之中。李華梅也是對父親的這點性格了解得通透異常。他除了對待技術人員和那些搞科學研究的先生們是各種各樣的客氣,禮賢下士之外,別的人,則是越是歡喜的時候,越是喜歡的人,反而是要求越嚴格,時不時的會罵上幾句。南粵軍上下,對主公的這個特點也是都熟悉得很,也差不多都被他罵皮了。隔一段時間聽不到他罵自己,心裏往往就惴惴不安各種忐忑,悄悄的檢點自己的工作了。
李華梅將傲蕾一蘭為自己新添的小弟弟交給了他的母親,走到書案前翻閱起那幾份文書,“《為三戰皆捷肅清贛中贛北,確保贛南無憂而呈報事》,《為擅自收容順軍兵馬請罪事》。施家這個小子,膽子真是大過天了!他居然敢擅自收容順軍兵馬?”嘴裏大聲嗬斥著遠在千裏之外的施琅膽大妄為,李華梅眼睛的餘光卻在看著父親。
“行了,二丫,你也別在這給你爹我演戲了,你先看看你相公的文書是怎麼說的吧!”
施琅的文書裏,詳詳細細的彙報了如何與大順軍餘部聯絡,如何談判。一枝一葉的細節都不曾漏下。最為吸引李華梅目光的便是施琅的一個手段。
“你的姑爺果然是好手段!他把隨軍押運的數萬左良玉部下戰俘留下了一萬剛剛入伍不久的良家子弟充當軍中的輔兵,餘下的盡數打包送給了大順軍?還說是為了他們補充兵力,恢複建製?”
如果是別人這麼看施琅這個做法,少不得要跳腳大罵,說施琅是敗家子,將大把的精壯士卒拱手送給他人。可是,這個處理方法在李守漢李華梅這對父女敗家玩意兒看來,簡直就是廢物利用的最佳案例了。誰都知道,李守漢是有名的敗家子,而李華梅李華宇等李家子弟,更是一出生便銜著金湯匙,各個都是從來不會考慮什麼成本投入和產出之間關係比例的紈絝作風。這一點,從李華梅大戰塔山時,幾乎是用銀元和糧食鋪地的手段就可見一斑,當然了,那一仗,最後的收益也是巨大的,前期投入的那些銀元,被隆盛行和南中的商人們用各種商品笑嘻嘻的便收了回來。
在李華梅看來,施琅手中監押的幾萬左軍戰俘,說他們是雞肋,是手中燒紅的炭團一點都不過分。雞肋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這些戰俘,留在手裏既要花費糧草養活他們,又要安排兵力監押,行軍速度還遲緩,嚴重影響了施琅部下的機動能力。對於施琅的行軍速度,李華梅還是很有信心的,這位南粵軍的大駙馬,當年在遼東可是創下了行軍攻堅的紀錄的!所以,這幾萬俘虜,在李華梅眼睛裏就是一群廢物和垃圾。但是,這些垃圾廢物在手裏還不好處理。殺掉?自古以來便有殺俘不祥的說法,李家父子們雖然各個都不是吃齋念佛的善男信女,但是,殺人,除了在戰場上殺之外,都是要有法可循,公審後處決的。便是你有蘇秦張儀那樣的利口,有著唐宋八大家附體的筆杆子,也不能給那些被殺的人翻案,因為,他們個個都是死有餘辜之人。當然了,你要是瞪著眼睛說瞎話,硬是把衡陽戰役的一萬多名先和軍士兵說成抗戰有功的老兵,那誰也沒辦法。而且,李守漢又不是李鴻章,前腳利用投機分子獲取了堅城,後腳又把八個投降的太平軍將領一起幹掉,蘇州城外的若幹座寺廟都成了殺人的修羅場。這一點,他倒是和他的九叔曾鐵桶如出一轍。這位曾九帥殺俘虜,已經到了工業化流水線的程度。每一百人為一隊,被告知到某處領路費。然而,一進門便被繩索捆綁起來,然後,大刀片子便上來了。
所以,施琅將這幾萬俘虜拱手送給了順軍餘部,不但甩掉了一個巨大的包袱,騰出了數千兵力,將自己的機動能力提高了不止一個層次不說,順便的還落了順軍一個大大的人情。沒辦法,順軍千裏而來,背後是清軍狼群一樣的追擊,前麵、左右兩翼又是一群官紳地主組織的團練,前明軍自行宣稱自己是大清某位王爺部下的軍隊,這些亂七八糟的武裝,就像是一群野狗一樣,不時的在順軍隊伍上撕扯下一塊血淋漓的肉來。積少成多,這段時間,順軍大仗沒少打,小仗也是天天有,人馬損失是巨大的。這幾萬精壯俘虜,對於順軍來說,無異於是給一個失血過多渾身無力的壯漢輸血了。
施琅此舉頓時讓順軍上下一片歡騰,原本對歸順南粵軍還頗有微詞的一些闖營老人,也對施琅的仗義舉動頗為讚賞,覺得順軍歸順李家,這一步棋走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