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和平(終章)(1 / 2)

沒有人會料到,1943年9月,蘇俄與軸心國集團突然達成停火協議,歐洲的陸上戰事戛然而止。隨著對蘇戰爭宣告暫停,軸心國集團能夠把更多的兵力用於對日和澳洲戰場。

隨著奧匈第1和第3戰略轟炸機部隊2000多架重型轟炸機部署到法國西部,加上德國戰略轟炸機部隊集中了全部6000多架道尼爾DO-26、梅塞施密特Me-162和亨克爾He-179重型轟炸機,英國人的噩夢開始了。

時間進入到1944年,軸心國聯軍占領整個新幾內亞,但在珊瑚海海戰中對陣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重挫,進攻的勢頭被扼製,聯軍與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形成均勢,整個太平洋戰場陷入僵持狀態。

但隨著奧匈帝國和德國把A-4和V-2火箭等“秘密武器”投入戰場,英吉利海峽不再成為能夠保衛英國人的天塹,整個英國南部都處於德奧火箭的攻擊範圍內,包括倫敦在內的英國南部的工業城市成為這些火箭的襲擊目標,許多城市建築和工廠被摧毀。

日本幾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大轟炸中被夷為平地,日本實際上已經失去了進行一場現代戰爭的能力,軸心國的戰機在日本列島上空肆虐,海軍已經不複存在,整個陸軍航空隊所剩的飛機總數也隻有區區1000多架。

1944年5月,在被圍困了兩年之後,日本華東派遣軍65萬人投降,隨即,19萬台灣屯駐軍投降。

1944年秋,新式的A-5火箭和V-6火箭發射器被安裝到遠洋潛艇上,美洲東海岸和英國西北城市不再安全,德奧潛艇部隊開始在夜間發射火箭對這些城市進行大規模的襲擊。在戰略轟炸機部隊和火箭部隊的大規模轟炸下,英國的工業能力迅速被摧毀,整個英倫三島陷入到絕望的境地。

中立的愛爾蘭政府開始傾向於軸心國集團,在軸心國海空軍巨大的優勢麵前,美國海軍開始撤離英倫三島。1944年冬,在愛爾蘭政府的默許下,軸心國聯軍突然在愛爾蘭西部登陸,經過兩個多月的激戰,整個北愛爾蘭宣告失陷,大英帝國失去了最後的屏障。

丘吉爾政府倒台,新的英國內閣於1945年1月上任,新任首相艾禮遜上任伊始,立即宣布英國準備退出戰爭,並通過中立的葡萄牙政府轉告德、奧、意三國,英國政府準備進行和平談判。

先期的和談在中立的西班牙首都馬德裏舉行,德國、奧匈、意大利和英國、美國均派出重要代表參加。會談中,軸心國方麵提出以目前的實際軍事控製線暫時停火,關於殖民地的劃分也以目前的實際占領區為基準。而英美提出了締結停戰條約的三項條件,即廢除德奧意三國同盟條約;從目前所有歐洲,澳大利亞和亞洲被占領土上撤軍;包括蘇伊士運河和直布羅陀海峽在內所有的亞非殖民地實行共管。

如此和談條件當然不可能為軸心國集團所接受,第一次會談宣告破裂。

為了在談判桌上爭取更多的利益,雙方厲兵秣馬,不約而同采取了進攻行動。1945年3月初,美澳聯軍在澳大利亞展開全線反擊,但軸心國集團卻從伊朗和中亞全力向印度進軍,沉寂了兩個月的英倫大轟炸繼續進行。

1945年1月,軸心國向日本接連投放了僅有的兩枚原子彈,其巨大的破壞力震驚世界,其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戰火再次燃燒,美國人略有所得,吃虧的隻有大英帝國。在原子彈巨大的威脅下和遭受了重大損失後,英國方麵不顧美國的強烈反對,單方麵宣布退出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