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有軌電車(3 / 3)

我謙卑的懇請您對普魯士民族深懷善意,能夠接受普魯士民族的友誼。

而我本人將會成為兩國間的友誼使者,始終以感恩的心善待兩國關係,分裂的德意誌民族需要您的有力支持,而我們將回報以感激和互惠貿易,並且是大唐帝國為最值得信賴的親密盟友。

尊貴的陛下,普魯士王國渴望您的友誼。”

看著調教成功的俾斯曼,李察臉上露出神情和煦的笑容,舉步走下龍椅寶座來,親手將俾斯曼先生扶起來,語氣真摯的說道;

“正如你所說的一樣,睿智而有決心的俾斯麥先生,大唐帝國與普魯士王國不存在任何爭端,是遠隔大西洋的最好盟友。

朕親密的仆人卡恩家族就來自於普魯士王國,為大唐帝國的崛起而付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如今卡恩家族有不少人身居要職,朕會吩咐他們多往歐洲走動,進一步密切雙邊軍事關係,也許能夠提供一些很好的建議。

朕非常珍視普魯士王國的友誼,在此鄭重答應你的請求,希望兩國能夠做跨大西洋永遠的親密盟友,在諸多國際問題上保持相近或者一致立場,為我們贏得更多的話語權。

在需要的時候,你可以相信大唐帝國君王的承諾。”

這番暖心的話語,讓俾斯麥神情震動,感激的又想要跪下去說什麼,卻被皇帝陛下一把拉住了,親切的拍了拍他的手說道;“你有堅強的意誌和決斷力,朕看好你能夠在普魯士做出一番出色功績,若是需要的話,大唐帝國可以為你配備一個顧問參謀團隊,僅提供軍事上麵的意見。這隻是個建議,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來信告知。”

“陛下的康慨令人動容,隻有如您這般偉大的君王才有包容四海的博大胸懷,我謹代表威廉一世陛下和普魯士王國萬千臣民,向您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不必如此,既然是親密的跨大西洋盟友,在需要的時候說一聲就行了。”

“俾斯麥牢記在心,將會向威廉一世陛下稟告,盡快促成兩國間的最惠貿易往來條約達成。我保證德意誌民族對待友誼是真誠的,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驗。”

“我很了解德意誌民族,所以相信你的承諾,俾斯麥先生。”李察笑盈盈的回答道。

他重新回到寶座上,說到這裏已經足夠了,相信對方能夠充分理解這份善意。

1861年威廉親王在普魯士王國登基,稱“威廉一世”。

剛登基不久,威廉一世在擴充軍備方麵就與議會發生激烈衝突。無奈之下,剛登基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急需要得力的幫手搖旗呐喊,奧托·馮·俾斯麥就是他看中的人選。

在1861年普魯士議會新一輪選舉中,自由派取得了絕對勝利,馬上否決了普魯士政府的對軍事改革的全部撥款,政府和議會陷入了僵局。

在重大矛盾之下,俾斯麥成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選。

1862年6月15日,威廉一世發出旨意召回俾斯麥,並將任命其為首相兼外交大臣。

收拾完行裝以後,奧托·馮·俾斯麥在大唐帝國內閣眾臣每周例行覲見時,隨同一起來到大明宮廷,以莊重的禮儀向皇帝陛下鄭重辭行,並說出了上麵一番感激涕零的話。

殷殷話別之際

皇帝李察神情和藹的囑咐道;“臨別之際,贈你一句話俾斯麥先生;溫言在口,大棒在手,隻有如此才能夠應付錯綜複雜的歐洲局勢,實現你的畢生抱負。”

“多謝陛下臨別贈言,俾斯麥必然銘記於心。”俾斯麥是那種非常較真的人,他感激的再次撫胸致以貴族騎士禮節。

此次返回柏林,他將麵對極其困難的地獄開局。

在普魯士王國內部,不信任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貴州勢力非常強大,萬一搞個不好玩漏了,很可能俾斯麥就會被押到歌劇廣場砍下腦袋,下一個就是國王威廉一世。

這真的不是危言聳聽,俾斯麥這個不被信任的首相兼外交大臣不但要麵對眾多的內部敵人,而且要麵對極為敵視普魯士王國的丹麥王國,奧地利帝國和控製南德分裂聯邦的法蘭西帝國,還有強烈反對合並的巴拉伐利亞王國和黑森大公國,以及各種各樣反對勢力。

如果說大唐帝國已經在北美真正崛起,眼前是一片廣闊而平坦的通天大道。

那麼普魯士王國就是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在重重危機崎區小道上,身邊不時的會有明槍暗箭襲來,個人以及德意誌民族的命運都在未知之間。

正因為如此

俾斯麥才極為渴求大唐帝國皇帝陛下的友誼,這不是為他個人榮耀請求,而是為了整個德意誌民族的未來,所以才會如此的謙卑和滿懷敬意。

李察也是個妙人,自然深諳其中的彎彎繞兒。

他也希望布魯士王國成為大唐帝國在歐洲的堅定盟友,成為除了英國和法國之外的第三個歐洲外交支點,於是順水推舟的答應下來,這在俾斯麥眼中尤顯珍貴。

然而,大驚喜還在後麵呢!

。您提供大神葡萄無牙的狂野北美1846李察戴長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