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口總數,已經非常接近美國北方三年前人口,工農業總產值更勝一籌,代表大唐王國比美國北方更富裕,人均產出更高,工業化進程更加深入。
趁著美國佬內部人頭打成狗腦子,大唐王國在攢足了力氣發展,更是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實現了超越,這是讓李察尤為開心的事情。
放下手中沉甸甸的半年度統計報告,李察情不自禁的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這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報告,彙聚了12年來無數心血,終於達成了超越美國北方經濟總量的輝煌成就,這是值得慶賀的裏程碑。
從此以後
大唐王國的經濟將一路高歌猛進,甩開陷入內戰沼澤中的美國北方,並且將雙方的經濟差距越拉越大,直到美國佬絕望。
隻有身處這個時代,才能深切體會到先發優勢的重要性。
19世紀中葉
世界上隻有大英帝國在全力推進自由貿易政策,歐洲各國包括美國貿易保護情緒嚴重,關稅壁壘重重,世界市場極其有限。
由於發展水平有限,並不是說國際市場無限大,足可以容下大唐王國和美國這兩個新興工業強國,那完全是癡心妄想。
你有他就沒有,競爭就是這麼殘酷。
英國利用150多年的世界霸主地位,編織了包含2200萬平方公裏殖民地和十幾個保護國在內的英鎊貿易區,包含希伊朗,阿曼,緬甸,印度和南亞各地區,大清,扶桑等國,就是為了英國工業品尋找市場,並搜羅廉價原料。
這也是當今時代,各國列強為什麼熱衷於用槍炮打開封閉落後國家國門的重要原因,這種方式雖然粗暴蠻橫,但是效果真的很好。
大唐王國在北美的飛速崛起,必然要擠占美國工業發展的市場,不僅僅是在歐洲市場競爭,在美國南方競爭,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競爭,還涉及到南亞和東印度群島市場,都是對立的競爭關係。
隻要大唐王國以先發優勢占領這些國家的工業品市場,這就鎖死了美國北方工業化發展的上限,束縛住了美國工業經濟手腳,令其腳步蹣跚的落在後麵,最後連屁都吃不到。
走美國佬崛起的路,讓美國佬無路可走。
國家間的戰略競爭可沒有半點脈脈溫情,也來不得丁點兒退讓,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全特麼是我的。
嗯,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李察心中思考著戰略問題,手指無意識的在厚厚的奏報上麵畫著圈,他強行壓抑住大肆慶賀一番的衝動,告誡自己;
現在還不是時候,一切要悄悄的發展壯大。等到哪一天美國佬抬頭一看,我的上帝呀,大唐王國竟然如此強大了嗎?
到那時,才值得慶賀。
李察手上的這些半年經濟彙總和全年經濟彙總報告,全都是王國的高度機密。從統計局也流不出相關的數字,這些都是嚴禁報道的機密,隻能由王國政府高層掌握。
現在掐指算一下;
王國在工業領域擁有多項獨門絕技,第1門類當屬礦產資源類,石油化工,銅、銀、鋁等礦藏,如今是大唐王國最大宗的出口物資,也是歐美各國無法拒絕的寶貴資源。
第2項是食品加工,以罐頭為主的耐儲存食品,以品種多,口味好,價格合理而暢銷歐美各國,同樣是獨有的大宗出口物資。
第3項是機械行業,大唐王國的農機產業發展越來越興旺,國內湧現出20多家農業機械廠,生產出門類繁多的農機配套產品,並且湧現出數家龍頭企業。
今天看到的汽車讓人眼前一亮,但李察沒那麼樂觀,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長時間的培育,這並不是生活必需品。
當今時代的汽車,從性能各方麵並沒有大幅度的超越馬車,自然也無法迅速取代馬車,成為時代發展的新潮流。
在大唐王國境內
很多城市和公路幹線都鋪上了瀝青柏油路麵,馬車普遍都使用了膠皮輪,這讓加重型運貨馬車載運量能夠達到1.5~2噸,這可是個相當高的數字。
若是在普通土路上,運貨馬車撐死了隻能拉一噸的貨。
而現在水平的汽車呢,載運能力也就三四百公斤,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在中型和大型柴油機研發出來之前,除非讓人們看到柴油汽車極大的優越性,否則,短時間想要替代馬車在貨運和客運中的主流地位,既不現實也不可能。
歐美國家中,馬車是鮮明的社會文化符號,還擁有上千年以來的深厚傳承曆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麵,廣受人們喜愛。
想要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10年20年都不容易,汽車發展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這隻能慢慢來。
(本章完)
。您提供大神葡萄無牙的狂野北美1846李察戴長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