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緊握軍權(2 / 3)

隨著太平天國之亂愈演愈烈,大批曾經的滿清漢臣和飽學之士在飽受戰火荼毒之後,攜帶家眷登上了前往北美的移民船,來到了充滿蓬勃發展希望的大唐王國。

柳賢君就是其中較早的一位,也是備受李察重視的幹練之臣。

由於柳賢君在滿清朝廷廝混多年,本就是四品大員,從政履曆豐富,知識淵博,由他擔任內庭秘書處副處長,處長,處理起政務來上手極快。

這幾年

在大唐王國廣泛接受西學衝擊,李察往往要求庭臣以國際視野和戰略眼光看待問題,不局限於國內,不拘泥於一城一地一時得失,所以這些精英幹臣成長的非常快。

李察先拿起軍方的奏折看了一下,陸軍參謀總部一份的奏章是關於赴歐遠征軍第一師籌組訓練情況,及計劃開拔日期和相關準備事宜。

赴歐遠征軍第1師全員6213人,這樣的陸軍師編製是參考英法等國普遍在6000人左右製訂,在戰時能夠更好的配合。

遠征軍第1師下轄一個騎兵團和三個步兵團,加上一個野戰火炮營,配屬共計24門柯爾特後膛火炮。

騎兵團兵員共計1078人,武器配置是標準的大唐王國風格,全副武裝的騎兵配備,一長一短兩支槍和一把騎兵刀,含柯爾特1846騎兵式左輪手槍,柯爾特1848式杠杆連發步槍(短管款),有效射程300~350碼,其武器裝備和戰鬥力都位居世界頂尖水平。

隻是由於騎兵團規模較小,在百萬兵員對峙的歐洲戰場上,很難發揮什麼大的作用。

步兵團1400~1500人左右,裝備柯爾特1848式杠杆連發步槍(長管款),有效射程380~420碼,武器精良,戰鬥力不遜色於歐洲一流部隊。

野戰炮兵營400餘人,除24門火炮以外,還配屬了大量彈藥車和輜重馬車,以提高持續作戰能力。

全師9月底征募完成,訓練至今已兩個月有餘,計劃於12月15號誓師出征,南下巴拿馬,轉道巴拿馬鐵路,然後乘船前往克裏米亞戰場。

真正抵達並且投入戰場的時間,至少也是1846年2月份的事情了。

這是早就議定好的事兒,李察簡單瀏覽了一下沒什麼變動,便提筆寫了個“可”字畫了個圈,表示要重點跟進。

陸軍參謀總部第2份奏報是關於冬季防禦北美的奧馬哈防禦要塞前線,近來有數支美軍小部隊騎兵在對岸出沒,人數從數十到上百不等。

這引起了奧馬哈防禦要塞司令段德彪少將的警覺,因而發電請求進入二級戒備,補充3~4個民兵騎兵團參與巡邏警戒,特此申請。

陸軍參謀總部方麵經過審議後已經同意,特上報禦前,請求批準。

在大唐王國調動一兵一卒都是大事兒,尤其這種從民兵轉入軍方轄製戰備狀況,必須要一層層上報請示,獲得批準後才能執行。

否則,動輒彙聚起三四千的騎兵力量,你想幹啥?

一旦違規,可就是牽連極廣的謀逆大案,那是要掉一大批腦袋的嚴重事件。

李察向來對軍權掌控的非常嚴格,他情願讓美國人打到境內,也不可能放鬆對軍方山頭各勢力的約束。

每隔幾年,高層將領輪流任職已經成為製度,要塞司令一級的長官最高任職年限是五年,正常輪換時間是4年。

一旦駐軍長官超過任職年限的話,陸軍參謀總部從軍令部到參謀總長和副總長,有一大批人要被逮捕問罪,屬於嚴重瀆職和圖謀不軌。

一般來說

和平時期,各地手掌兵權的衛戍區司令和要塞司令手上少則兩三千兵力,多則七八千兵力,總數不過萬。

即便鳳凰要塞和奧馬哈要塞這樣的一線前沿要塞,要塞司令也緊緊掌握七八千要塞步兵,至多兩個師的規模。

而要塞所屬兩至三千的騎兵力量則掌握在要塞副司令手中,由國王陛下直屬,沒有國王陛下的親筆手令誰都調不動,要塞司令也不行。

因為騎兵屬於機動兵力,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極好的互相製衡效果,誰都別想犯上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