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和銅本身就具有貨幣屬性,社會民眾接受度高,神州大陸缺乏銅資源,清政府發行的銅幣與大唐王國的銅幣一比較,高下立見。
大唐王國出口的銅幣質地飽滿,厚實,銅色純正分量十足,加之製作精美極難仿冒,即便融掉了,製作銅器也能賺上一小筆,因此迅速在沿海地區得到廣泛使用,比原來曆史上規模要大的多。
而在工業發展落後的墨西哥與美國南方,大唐王國出產的銀幣和銅幣同樣得到廣泛使用,由於唐元與美元等值,而且以國家信用擔保,唐元在美國南部州更受歡迎。
如今這個年代
美國南部各州都是自己發行美元,由保險公司或者銀行擔保,其影響力和信譽遠遜於由大唐王國皇家紅杉樹銀行發行的唐元,包括硬幣和紙鈔。
在美國南部
唐元與英鎊,法郎,比索,馬克同樣流通,因為近水樓台先得月的緣故,流通的總量比上述貨幣還大一些,因此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莫倫奇礦業公司是大唐王國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在1851年度,年產量達到了3.72萬噸之巨,使用了高達17.89萬苦役犯和超過1.1萬名礦場工人,創造年產值超過3000萬唐元。
在1851年
大唐王國經濟總產出達到3.86億唐元,人口407.6萬,形成了以礦業,重工業和輕紡工業為主的工業體係,初步踏入了工業化國家門檻。
全國鐵路通車總裏程達1.33萬公裏,生鐵產量37萬噸,鋼5.3萬噸,有線電報裏程3.92萬公裏,城鄉道路和鐵路橋梁建設處於高速發展中,前景一片光明。
與美國相比較
美國1851年經濟總產出達到15.79億唐元,人口2577.5萬,全國鐵路通車裏程達到3.12萬公裏,依然處於人口大幅增長和經濟高速發展階段。
美國的人口大幅增長七成的因素來自於歐洲移民,僅1845年~1851年這5年間,來自愛爾蘭和德國的移民總數就高達177萬人,年均超過35萬人規模。
黑人奴隸製的種植園經濟成為美國南部各州的主要經濟產出,美國南部各州在19世紀上半葉生產了大約占世界7/8的棉花,滿足了英國產業革命中機器棉紡織業以及美國北部機器棉紡織業發展的需要。
相對而言
美國南部各州的棉紡織卻發展遲緩,例如1850年,南部各州有棉紡織廠166個,工人約1萬人左右。
而北部的新英格蘭州一地就有棉紡織廠564個,工人約6萬人左右。
1851年,南部棉花產量達338萬包,占據世界棉花總產量的91.7%,占據美國出口總額的7成以上,是最重要的大宗出口物資。
大唐王國作為後起之秀,在棉花種植和紡織領域,其生產規模僅為前者的1/20左右,還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
例如1851年棉花總產量16.2萬包,僅僅是美國5%不到,棉紡織業約是美國的14%~15%之間,均有較大差距。
作為世界主要移民國家,美國在人口增長方麵並不遜色於大唐王國,甚至每年的歐洲人口移民總量還遠高於大唐王國。
也就是到了1851年,大唐王國的移民總量才漸漸的追上美國,大約是美國年均移民總量的85~90%之間。
隨著神州大陸局勢的進一步混亂,戰火塗炭,更多的逃難人口迫切需要到海外尋找一條生路,大唐王國和澳洲無疑就是最好的去處。
這裏有淘金夢,是流淌著奶與蜜的海外華人發展樂園。
預計到了1852年,隨著北太平洋黃金航線移民熱潮方興未艾,大唐王國的移民總數將能夠與美國相比肩,甚至越過一頭。
背靠著神州大地三萬萬七千萬的海量人口,每年僅貧困人家溺死的嬰兒就難以計數,即便與整個歐洲相比較,大唐王國在移民來源方麵毫不遜色,且猶有過之。
一年百萬移民不是夢,隻不過毛毛雨啦!
大唐王國對人力資源的渴求幾乎是無窮無盡,在廣闊的疆域內,有太多太多的土地需要開墾,有太多太多的行業迫切需要勞動力,整個社會發展都處於一種饑渴狀態。
別的不說
僅大唐王國工業領域的發展,就需要數以百萬計強壯勞動力,隨著油氣資源的大規模出口,1852年便需要上百萬木桶,僅製捅行業就需要補充上萬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