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新王染非,繼任大典。
染南回盛裝華服,緩步走上朝天台,他身上頗有第一代君王郪昊的氣派。聽聞建國之前,郪上和郪昊兩兄弟,一文一武,一個開創律治,一個打下江山。平定東陸之後,郪上不願為王,退居聖王,便把王位讓給了兄長郪昊。今天的染澈,染非二人倒與開國之主頗為仿似,隻不過人家是親兄弟,這倆人卻隔著殺母之仇。
染南回選擇為王也並非為了生母之仇,他還是為了大哥。他不想大哥做自己不願不喜之事,他想為王之後便讓大哥做聖王,也效法上昊二尊,共同治理天下。染南回從未把對大哥的感情混入這場家族仇恨當中,他恨鬱欣狠毒,恨父王薄情,甚至對備受寵愛的三妹也會稍有怨念,但唯獨對大哥染澈,從小到大皆是崇拜仰慕,從始至終都是心悅喜歡,這份情感永遠不會因為外在的任何事而改變。
新王染非高舉手中的祭火棒站在火壇前麵。火棒等待被拋入火壇的一刻,那時祭火會順著火道蔓延開來,熊熊燃起,桐凰神木則會在祭火中靈光煥發,有如上尊複活一般盡顯神象。
上尊是郪國子民兩百多年的心靈寄托,即便後來因為白沙帝君削弱了人們對上尊的供奉,但每遇國家大事,百姓以及王族最虔誠的信仰還是老祖宗聖王上尊,因為這個凡人曾保全了郪族血脈,亦開創了太平盛世,其功其業不可海量。
染澈站在台下,看著二弟,送上飽含祝福的欣笑,在為王這件事上他確實有些逃避,並非任性逃離自己的不喜,而是他的心早已滿得裝不了天下眾生,在父母和三妹相繼出事後,他更是隻想守在冥君身邊。甚至有時,內心會驀然生起一陣恐懼,闖三觀時,冥君看著他笑著離開那張臉居然偶爾會浮於眼前。他真怕自己一時守不住,冥君就消失不見了。他已然知道自己來自山上,那便是時候回去了。
在大哥的笑意目光中,原本還有些慌亂的染非終於回歸平靜。自己的處境無論多麼複雜混亂,隻要有大哥的鼓勵和支持,南回便總能堅定下去。
此刻,他正擎著寓意王族傳承的祭火,準備拋向火壇。
就在這時,天降一道亮閃,隨之一聲悶雷,染非手中的祭火被閃電擊滅,整個天渡峰被雷聲震得搖晃起來。天上沒有下雨,卻烏雲攏聚。接著,又是一道閃電打在朝天台的桐凰神木之上,就在所有參禮人的眼前,目光彙集之處,神木上赫然顯現一排上方文字。
“新王非王族血脈,其父洛氏,其母裳氏。”
那一刻,所有人都驚站在原地,包括染非和染澈。
這是天降神跡嗎?這是天道不容嗎?
新王生母裳憐素,染澈,染非已然知道這件事。可,其父洛氏,又為何意?難道染非竟是裳憐素和洛羽良的孩子?難道染非竟不是染城親生?
這究竟是秘密,還是真相,還是阻止染非為王的謊言?
轉念間,染澈想到了冥君,聚雲控雷縱閃,當真不是一般凡人所能,至少眼下想象不到除了冥君誰還能完成此舉。冥君一直想讓染澈為王,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難道真是冥君在天上暗控一切,要把染非逐下王位嗎?
染澈心中滑過許多種猜測,卻全與冥君有關。他不敢再想了,因為越想,冥君就越是一個暗詭算計的小人。
憑心而論,染澈不相信冥君會這樣做,他心中那個少年即便心思沉溟,所做一切也都是保護,沒有傷害。他對父王母後這些年犯下的過錯都能容忍,又豈會用此等手段對付一個凡人,他若當真非要自己為王,即便下達強令,也不會選擇在繼任大典上讓新王成為全天下最大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