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發展方向(1 / 2)

隻要朝廷能夠大力發展商業,商人和手工業者就會把賺到的錢,重新投入到工商業生產中。喵喵尒説

還有,要開拓海外市場,提高對外貿易,發展資本壯大大唐,才是大唐要做的主要目標。

“聖人,要是約束民眾買賣田地,一旦天災欠收,自耕農無以為繼,他們該怎麼生存?”

姚崇提出疑問,他覺得這樣做,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土地兼並,反而限製了民眾,也會引發更多的問題,尤其是天災出現。

導致田地裏的糧食欠收,百姓沒有糧食怎麼生存下去,到時候,他們還不是照樣要成為流民。

這些流民會引發社會的不穩定,最終導致地方動蕩,甚至會出現更加惡劣的情況發生。

所以,姚崇並不讚同李璟禁止土地買賣,這樣的行為,這是取死之道!

狄仁傑點了點頭,他也覺得不妥,把農民牢牢釘死在田裏,不僅不會提升糧食產量,反而局限性很多。

劉伯溫沒有開口,即便他也覺得不妥,但他對李璟的話,更加言聽計從!

不妥歸不妥,隻要沒有合適理由反駁,或者解決問題的話,他一般不會反對李璟的意思。

“朕不允許百姓買賣土地,是為了防止世家門閥、地主豪強用卑劣的手段,逼迫百姓賣地。”

“這樣做有利於防止土地被兼並,能夠確保土地依舊在自耕民手裏,也杜絕了地主豪強的卑劣手段。”

“至於遇見天災,自有各地官府開倉賑災,救濟災民,大唐不能再墨守成規,必須要打破這樣的枷鎖,才能有長遠的發展!”

李璟說道。

除了這些,往後還要出台相關律法來保障這些,李璟也會大力鼓勵開荒,開荒出來的土地,免除三年的租稅。

還要禁止地主欺辱佃戶,提高底層人民的地位,地主要是對佃戶施加暴力,將要麵臨律法的嚴懲。

姚崇還是覺得李璟想的太過簡單,真以為這點手段,就能抑製土地兼並?

曆朝曆代這麼多人才,難道就沒有人想到這一點嗎?

姚崇還想要再勸,但李璟不給他這個機會,這些李璟又不是沒有想過。

古代之所以不能解決土地兼並,那是因為農耕社會太過與依賴土地,人們的認知裏,擁有越多的田地,就越富有。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那就要讓所有人,不再過分依賴田地,積累財富的方式不再是單一的擁有田地。

李璟要讓所有人清楚的認識到,積攢財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比如積攢足黃金白銀。

這些才是硬通貨,就算是土地會貶值,黃金依舊能夠保值。

“如今商業發展的怎麼樣?”

李璟詢問商業發展情況。

“商人做買賣倒是積極了不少,但是他們的錢財,大多都用來置辦產業,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來擴大經營!”

“手工業者更是如此,他們都把錢都投入到置辦田地上來,對於擴大經營,並沒有什麼過多的想法。”

狄仁傑回答了李璟的問題,就因為這樣,才沒能將商業發展出新的高度,繼續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