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徐有功(1 / 2)

象雄使者走後,李璟思考著怎麼才能讓對方低頭,心甘情願的向他借兵,隻有這樣,他才能名正言順的將兵馬駐紮在象雄。

一邊慢慢蠶食吐蕃,一邊派人去傳播教化,給象雄人樹立道德觀念,讓他們主動學習和使用並崇尚大唐的文字、製度、禮儀。

讓他們覺得能夠為大唐盡忠,是一輩子,甚至是他們家族世世代代的榮耀,徹底融入大唐,成為大唐的一員,為大唐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

就在這時,一名宦官從外麵小跑進來,叉手行禮道:

“啟稟攝政王,監察禦史萬國俊奏報,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二人意圖謀反,已被其識破,李仁褒兄弟極其家眷族人也被捉拿歸案,萬國俊請旨誅殺李行褒九族!”

萬國俊?

武後啟用的酷吏,被武後任命為監察禦史,武後派他巡視天下,懲處不法之徒。

李璟打下長安之後,萬國俊更是上了降表,表示願意為李璟效犬馬之勞!

武後的酷吏除了不要臉,就是不要臉,有真才實學的沒幾個,大多都是市井無賴,依靠誣告他人獲得官職,他們能不拚死誣告他人來換取榮華富貴?

至於萬國俊的奏請,李璟的答複是:“將萬國俊的奏請交給刑部,既然李仁褒有罪,也該有刑部來審核才對!”

“該怎麼判,刑部自有論斷,李仁褒真要是有謀逆之心,該誅則誅!”

“喏!”

宦官領命退下。

“西門陽,你說如何才能讓象雄使者開口?”

李璟側身坐在主位上,問一旁的西門陽。

“這個老奴不知,不過老奴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西門陽恭敬道。

李璟道:“但說無妨!”

“老奴覺得不如邀象雄使者去狩獵,讓象雄使者知道我軍之強盛,必定會被我軍軍威震懾,定會心悅誠服,到時候定會開口!”

西門陽說道。

李璟聽完沒有說什麼,西門陽的提議,在李璟看來是個餿主意,象雄使者之所以不向大唐借兵,無非是不想大唐成為第二個吐蕃!

他們要的是奪回象雄的一切,而不是趕跑了豺狼,又迎來猛虎!

要是讓象雄使者看到唐軍的強大,隻會嚇得他們更加不敢開口借兵,不過邀請象雄使者狩獵還是可以的,但要換個方式方法才行。

這個需要好好謀劃,李璟打算跟劉伯溫聊聊,看看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

徐有功看過李仁褒兄弟的卷宗,覺得這裏麵的事有蹊蹺,說李仁褒有謀逆的意圖,也不過是萬國俊的一麵之詞,不足以采信!.伍2⓪.С○м҈

卷宗上麵的證詞更是漏洞百出,還有前言不搭後語,並沒有實質的證據證明李仁褒兄弟謀逆,以徐有功對酷吏的了解,他們都是人品極差,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

誣陷他人的事情,酷吏們可是沒少做,隻要讓他們看的不順眼,或者沒有符合到他們的心意,他們才不會管你是否無辜的。

一律給你按上謀逆的大罪,全部被誅殺殆盡,抄沒對方的所有家產,這些家產產業全部落入到酷吏的手中。

依靠這樣不正當的勾當,來達到發家致富的目的,這樣的方式來錢快,而且還十分輕鬆!

徐有功決定重審李仁褒案件,既然要推倒重審,自然要先向李璟彙報,並闡述為什麼要推倒重審。

徐有功提筆準備寫下奏疏,正好被從外麵回來的同僚看見。

“徐郎中,你這是在幹什麼?”

同僚問道。

“我這是給攝政王寫奏疏,請求重審李仁褒一案,此案很有可能是誣告!”

徐有功奮筆疾書,回答同僚的問題。

“我聽說此事乃是酷吏所為,這道州刺史李仁褒,更是大唐宗室,攝政王都沒有說什麼,這難道還不能說明什麼?”

“有些事不是你我可以左右的,不如順應潮流,有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是什麼壞事,何必如此不近人情!”

同僚勸說徐有功放棄上奏,就按照酷吏的說辭來結案,免得惹禍上身,李仁褒又是大唐宗室,連攝政王都沒有反對,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

徐有功根本不搭理他,徐有功嚴格守法、執正的清官,怎麼可能跟周興等人同流合汙,如果連他都不守法,這大唐也就完了!

“你這人怎麼這樣死腦筋,難道你不要命了嗎?你如此得罪那幫酷吏,就不怕招惹殺身之禍嗎?”

同僚沒有見過像徐有功這樣固執的人,真以為那幫酷吏不敢把你怎麼樣嗎?你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該為家人想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