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煜明的聖旨中午的時候到達的昌圖,當天晚上,他的小兒子就到了。他看著自己的愛子,不禁心生感慨:“為你一人,天下有多少人將會家破人亡?不過,在我來說,還是值得”。
他第一個見的人是常林。
“王爺待你我不薄,按常理來說,我不該有背叛之心,不過,在他的心裏,我們畢竟還是康樂人,而康樂人是有罪的”。他接著常林說的這番話,那自然是在試探他。
常林早已知道了他的打算,因此上,說話顯得十分小心:“我以為,王爺並無此心。東鐸人是東鐸人,王爺是王爺,不可混為一談。而就從前的情況來看,不隻是東鐸人,幾乎是全天下人都對康樂人不怎麼友好”。
“是啊”,盛世源長歎一聲,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全世界都是我們的敵人,所以,我們無處可去”。接著他話鋒一轉:“既然無處可去,沒有人能夠容得下我們,我們又何必要在乎他們呢”?
這段話一說出來,就證明他已經下了決心。常林不禁心中一緊,他急忙轉變話題,識圖擾亂他的心思,趁機為馬旭東傳送消息。
“凡事不可以在極端處想。現在王爺與我們情同一家,並無異族之分,大將軍你也已經坐到了別人難以企及的位置,榮華富貴,封妻蔭子,就是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並且如今康樂已經名存實亡,我們不在此處,又要去何方呢”?
盛世源不禁仰天長笑:“我們是康樂人,在康樂的土地上,還需要去哪兒呢?實話和你說吧,朝廷已經答應了我的辭呈,要讓我歸老田園了”。
常林故作驚訝的說道:“此話當真?朝廷怎麼可能會做出如此愚蠢的決定?王爺他怎麼可能答應呢”?
“王爺也許並不知道”。盛世源的神情看起來有些落寞,他像是在心裏仍然進行著某種鬥爭。
“那我明日就向王爺上書,說明情況,讓朝廷收回成命”!常林表現的義憤填膺,看起來就像是要和朝廷對抗到底一樣兒。
盛世源擺了擺手:“不必了,已經太遲了”。他轉過臉來,再次看著常林:“我已經傳下命令,在今夜子時,全軍襲擊馬旭東的大營,同時,也發出了二十六路傳令兵,到龍石堡、大都、京都等所有地方的康樂人大營之中,傳達我的檄文,讓他們與我並力,重建康樂王朝”。
這樣兒的結果,常林已經預料到了,不過從盛世源的嘴裏說出來,還是讓他大吃一驚:“那豈不是要和王爺為敵?我們豈不是要和天下所有的人為敵”?
“那又再怎麼樣兒”?盛世源不以為然的說道:“所有的康樂人都麵臨著相同的局麵,他們都被天下人所憎恨,要把他們團結到一起,豈不是極其簡單的事情?隻要所有的康樂人團結到一起,其他的人又有什麼關係?他們的總人數加起來,也不比我們多,還能做什麼呢”?
“但王爺他是你無法解決的”,常林仍然希望改變他的想法,便把巴牛抬出來壓他,不過,盛世源既然已經下了決心,自然也就考慮的十分周全了。
“那就隻能是聽天由命了,不過,我相信,即便我不能戰勝他,他要戰勝我,也絕非易事”!
盛世源沒有給常林溜出去的機會,常林的副將在叛變發生之前接替了他的位置,昌圖城外的康樂人幾乎是在轉瞬之間就掌握了主動權,他們很輕鬆的就擊潰了馬旭東的軍隊,天亮之後,和紀伯倫取得了聯係,與他合兵一處。緊接著,龍石堡的康樂人也發生了叛變,石墨川按照巴牛之前的指示,並沒有做太多的抵抗,全軍撤退到桑幹城。半個月之後,京都也發生了叛亂,雖然沒有徹底動搖到東鐸人的根基,也還是讓他們元氣大傷。而大都的界牆之外,軍隊中的康樂人也發生了嘩變,很多康樂軍人都撤出了大都,向昌圖方向靠攏。如此一來,無論是前方還是後方,東鐸人都處在極其不利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