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是挑選了《西遊記》中一個與孫悟空有著同樣本領,卻為了萬代傳名而傷害過唐僧的六耳獼猴為中心人物,續寫了一段西遊後話。而故事又用了網遊《問道》中的背景環境所包裹,讓佛教與道教的故事進行一次結合,帶給您一段天馬行空的想象。

六耳獼猴在西遊記中,是一個有著通天本領卻向往清明美譽的人物,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使用了傷害別人最小的手段。盡管如此,他是善良的,他完全有能力輕而易舉的殺死唐僧,但是沒有那麼做。而為的是傳揚佛法,證明他是心中有佛的,雖然沒有唐僧的西遊目的純潔,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誰能保證那些口口聲聲為了全人類幸福而努力的人物有沒有想過為自己幸福也使用小小手段。

所以,請原諒他的小小不足,就算是齊秦和古天樂也都在年少時犯過錯,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隻得我們尊重。況且如來給的懲罰已經大大超過他應該承受的。就是現在的傷人搶奪罪,也不過判個三五年。和孫悟空的所作所為比起來,恐怕不值得一提。

更有一種說法是吳承恩創作六耳獼猴這樣一個形象,是反襯孫悟空的令外一麵,我認為這恐怕不是吳承恩的本意,因為六耳獼猴是想落個南部詹州萬代傳名,而孫悟空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根本沒有必要再去奪什麼名利。況且就孫悟空的個性而言,是心高氣傲,向往自由,和六耳獼猴的向往萬代傳名是不相同的。

替六耳獼猴鳴完冤以後,將會帶給大家一個全新的故事,這次的六耳獼猴不是孫悟空那隻無性猴,而是一個表麵看起來很博愛,其實非常尊重愛情的猴子。他雖然沒有了前世的通天本領,但是他還有過人的智慧。他依然熱愛清名美譽,依然願意為了他心中的那個夢想去拚搏,去努力。而在不可能實現夢想的情況下,他越過重重阻隔,不可為變有可為,執著的追逐著。但是在夢想和一個素不相識的生命在天枰的兩端搖晃時,他卻選擇了後者,因為他知道拯救一個生命的價值遠遠大過萬代傳名。

這篇勵誌小說是應用一種小流氓的作風,大智慧的個性,要透過那種不拘小節的小人物思想去實現大的報複,爭取對於清名美譽的擁有,繼而實現自己的願望。雖然我們不是六耳獼猴,但是我相信隻要肯努力,肯付出,命運不會遺棄我們。也希望看過這篇小說的有誌者,能夠堅定信心,克服種種困難,越過層層障礙,去追逐心中的夢想,讓短短的人生歲月,閃亮出耀眼的光輝。

我認為,弘揚善良的品質和對人生追求的執著,立大誌,成大業實現自我價值的精神。和在大的危難麵前幫助解救和自己有恩怨的人,不光是大智慧,還有大的愛,人性的光輝,人性的醜陋與悲暗的譏諷與批判。都是讓小說在具有商業性與思想性藝術性的結合中獲得成功的必然因素。

優秀的仙俠小說一定要有流暢的文筆,通俗易懂的語言,貫穿全文的主題,個性鮮明的人物,以及人物性格的轉變,還有精彩的橋段,可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真實心裏活動相結合,故事一定要合乎邏輯,還有就是幽默,千萬別忘了笑。在巧置懸疑上一定要做好,許多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會讓故事增色很多。

剛開始寫,不之道自己寫成什麼樣,自己感覺良好,所以沒有太多更新,以後會努力的,希望有興趣的朋友願意看下去的話,就多點幾下,第六愛會加油的。

鄙人才疏學淺,言語之中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還請各位海涵,並願意接受大家的意見或者建議。希望各位朋友多多支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