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樣一個有心機的人,李明哲也不知道該怎麼對待。
“唉!想啥呢?”
劉娟伸腳踢了下發呆的丈夫,見他魂不守舍樣子,嘟囔著站起身來去洗菜了。
“娜娜,作業寫的怎麼樣了?”在褲子上擦了擦手李明哲走到了女兒身後,揉了揉李娜的小腦袋。
“早就寫好了,周叔叔正幫我檢查作業呢。”李娜撥開爸爸的手,指了指正在認真批改作業的周向陽。
“他檢查作業?”
聽女兒說周向陽在檢查作業,李明哲愣住了,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奇怪,詫異中帶著些許嘲諷。
正在檢查作業的周向陽餘光掃到李明哲的表情也不生氣,手中的筆仍然在作業本上滑動著。
其實也不能怪李明哲這樣,八十年代的國家雖然經過幾次的掃盲運動和知青下鄉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文化水平。
奈何教育是一項浩大持久的戰爭,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更重要的是教育是十分燒錢的行業,哪怕在數十年後祖國已經邁入世界一流強國,每年在教育行業花費的金錢仍然占據了國家財政支出的極大一部分。
在八十年代改革經濟剛剛開始發展,教育方麵確實力不從心,能夠讓老百姓認識一些簡單的字,能寫出自己的名字,國家就已經盡了很大的努力。
像周向陽這樣的年輕人大多都是很小就輟學打工,處於半文盲的狀態。
所謂半文盲就是識字不多,但也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小學生的文化水平差不多。
在這種社會常態下,李明哲聽到周向陽幫自己女兒檢查作業,怎麼可能不覺得可笑呢。
“娜娜,你的作業我檢查好了,有些題目我用了更簡單的算法,你看看可以嗎。”
周向陽把筆放下,伸手彈了彈作業本,衝李娜娜笑了笑。
李娜正想接過作業本卻被迫不及待的李明哲搶了先,隻能撇了撇嘴起身朝著廚房走去。
“媽,還沒好嗎,我快餓死了!”
“快了快了,馬上就可以吃了,娜娜你先把桌子收一下,明哲,小周,準備吃飯了!”
沒有理會妻子呼喊,李明哲呆呆的看著作業本上的題目,直到周向陽拍了拍他的肩膀才反應過來。
“這?”
“我平時沒事的時候喜歡看書,這不我閨女要上學了,我就多學了點小學的知識,省的以後都不知道怎麼輔導她,正好今天這些題我看過,還真是巧。”
周向陽笑哈哈的解釋著,走進廚房去幫忙了,留下李明哲在那發愣。
“呼!”輕輕把作業本放下,對於周向陽得解釋李明哲似信非信。
題目會做可以解釋的過,但那筆跡卻是長年累月練習之人才能寫出來的。
不過他也懶得多想,隻當周向陽是個喜歡練字之人,心裏不禁對周向陽更為高看了一眼。
“向陽,來走一個。”
“來!”
一杯酒下肚,李明哲咳嗽了幾下,趕緊夾了口菜壓一壓才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