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清道觀(1 / 2)

公元626年2月17日,唐朝將軍李承芳奉唐太宗之命,出宮尋找治療瘧疾的方法。李承芳的一個友人告訴他在燕涼山上有一個清道觀,那道觀裏的天木道長是個神人,天木道長修煉多年,並且藏有很多治療疾病的仙丹靈藥。天木道長雖然已經到了耄耋之年,但身體一如壯年,魁拔有力。如果能找到他,必定會給李承芳帶來仙藥,到時自己回去就好交代了。可李承芳已在燕涼山上駐紮多日,卻絲毫沒有尋得清道觀的所在。眼看快要到了回長安城的時期。李承芳也是連連叫苦。這天李承芳召了幾名副將正商討此事,突然一股大風像海浪般襲來,一時間黃沙滿天,把士兵的雙眼都吹的睜不開了,李承芳見狀立刻組織兵力小心把守軍營,以防山賊突襲,又一方麵讓人趕緊修理被大風吹開的軍帳。

士兵將軍們都不停的在忙碌著,突然天色一暗,隻覺眼前一黑,四處便陷入了黑暗。

此時一名副將十分緊張的來到李承芳麵前,非常害怕的說道:“將軍,那匹由突厥贈予皇上的汗血寶馬不見了。”

“什麼,你說什麼……”

李承芳聽說那匹禦賜的寶馬不見了,頓時陷入了恐慌,要知道,這是皇上最喜愛的寶馬,是突厥首領為了彰顯與大唐的友誼,才派人送來的。要是被皇上知道,那可是要被殺頭的。

此時的李承芳已是滿頭淩亂,雙目怒睜,眼中布滿血絲。猛地抽出了身上的佩劍怒吼道:“快去給我找回來,找不回來,我就要你項上人頭。”

那副將此刻也是嚇得滿頭大汗,連連後退著說:“奴將一定找回,請將軍放心。”

李承芳渾身無力的出了營帳,抬頭時一看天上已是烏雲密布,看來是要下雨了。

“這下可好,要是找不回我該如何是好,……”李承芳想著又拍了拍後腦勺,便又走進了營帳。

這時天上一股妖風正從東天往北邊燕涼山處緩緩刮來,隻見天地立刻變色,烏雲密布,在天空伴隨著一聲悶雷,有一朵巨大蘑菇雲爆炸開來,隨後在九天之外有一個拖著尾巴的如同紅色隕石般的物體以最快的速度向燕涼山上飛奔而去。

大約半刻鍾後,從燕涼山上的一個狐狸洞裏傳來了一聲狐狸的嚎叫,那天上的烏雲頓時又恢複了往常的潔白的形象。那狐狸的嚎叫聲非比尋常,方圓百裏處的各種猛獸聽到聲音後都紛紛逃下山去,還有一些腳步緩慢的獸類由於受不了這怪異的聲音竟然撞山壁而死。

自那隕石般的東西降落到燕涼山上時候,這時間就仿佛中了邪般變得詭異起來,山上看不到了其他的動物,天空中的飛鳥早已顯示的沒了蹤影,山間的河水裏正咕嚨咕嚨的冒著白煙,而且水位還不停的上漲,水裏的魚翻著白肚和其他的浮遊生物漂浮在水麵上也都已經死去。

離燕涼山大約三百裏的清道觀裏,一位滿頭白發,身穿白色錦鯉羽袍,手拿拂塵的老者正坐於石台之上靜靜的打坐著,隻見他微微一笑,又閉上雙目。隨後輕喚一聲:“玨兒。”

隻聽哎的一聲,從道觀的偏房裏走出了一個眉清目秀,鳳眼峨眉,身穿灰色印有柳絮蝶舞圖案服飾的七八歲模樣的少年緩緩的跑了過來。

那少年生得一副清秀臉色,白得如雪的皮膚和一對丹鳳眼讓他在這座道觀裏別開生麵,總是討的長輩的喜愛。

“師傅,玨兒在此,請師傅吩咐!”隻見他來到老者的麵前輕聲的迎合著,頓時顯的優雅而素樸。

這個坐於石台之上的老者不是別人,他正是清道觀裏的主持天木道長,他雖然已經年方半百,但是多年的修身養性已使他煉得一身硬朗的身體,歲月的痕跡似乎隻能在他的白須之上才能有所發現。

天木道長緩緩站起身來看著燕涼山處的奇異景象,稍微歎了口氣,又抬起右手捋著長長的美須看著眼前的玨兒。

“玨兒,你的道法經有沒有背啊?給我背上幾句,為師考你一考,便知你深淺。”

玨兒站在天木道長的麵前渾身發抖,一聽師傅要考考道法經的法則,一時變得茅塞起來。抬著白皙的小手抓了抓後腦勺後又顫顫巍巍的濡動著嘴巴道:“師傅息怒,都怪玨兒不好,今日起床,玨兒倍感壓抑難受,翻了幾篇道法經後,又覺得枯燥無味,一時就沒有背了下來,還請師傅不要生玨兒的氣,玨兒會改的。”

天木道長輕聲一笑:“嗬嗬,沒有背不要緊,隻要做人誠實守信,等以後離開了道觀,進入了江湖後也不會吃虧。隻要努力肯學,你日後定會有一番基業。”

天木道長說著又拉起了玨兒的手向道觀後山的方向走去。

玨兒拉著天木道長的手一直緊跟於身前,在到了道觀後山的一片牡丹花園時,玨兒抬起頭看了看師傅,看著師傅的白須在半空垂落而下,頓時有一種道骨仙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