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考之後(1 / 2)

2001的年夏天,驕陽似火,赤日當空,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焦躁與不安的氣氛。中考最後一門考試科目終於結束,剛走出大門江雪就看到門口擠滿了人,經過一番掙紮江雪終於走出考場大門,正在這時她突然聽到一聲呼喚:“小雪、小雪!”,江雪心中一驚,這是多麽熟悉又親切的聲音,“媽媽,我在這!”,江雪趕緊揮手,迫不及待的奔向媽媽。看到江雪,江媽媽並沒有像其它孩子的父母那樣心急火燎的追問考得咋樣,有多少題不會做,估計能考多少分等問題,江雪的媽媽隻是用一種心平氣和的口吻說道:“閨女,餓了吧,我們先去找個飯館吃點飯,然後你再好好休息,這一年你也累壞了。”聽到媽媽的話,江雪突然有種想哭的感覺,隨之大顆大顆的眼淚從她那黑瑪瑙般的大眼睛中流出,劃過翡翠般晶瑩的麵龐,落在潔白的襯衫上。看到這種情形,江媽媽趕緊用自己的手幫江雪搽拭著眼淚,那是一雙農村婦女特有的雙手,手心和手背布滿了裂開的口子,隱約能看到裏麵的鮮血,十個手指已有點變形,江雪知道這是長年累月勞累的結果,當這雙手劃過江雪的臉龐時,她可以明顯感覺到好像是誰用沾滿沙子的布劃過她的皮膚,有種刺痛的感覺,已分不清是臉上還是心裏的。江雪忍不住抬頭看向母親,仔細端詳著她,她的皮膚灰暗,鬢角的頭發已經隱隱約約的現出好些灰白,江雪知道這是生活的艱辛刻下的痕跡,一雙眼睛滿是擔憂的看著江雪,給人一種經曆風霜後的滄桑和無奈,仿佛她早已習慣了這種苦難。

江雪的家鄉位於A省最北部,地處三省交界處,該縣共十四個鎮,三百八十六個行政村,經濟主要以種植酥梨為生,屬於靠天吃飯,但卻是全省高考大縣,這裏的人們認為隻有讀書才是唯一走出農村的出路,很多家庭就算砸鍋賣鐵都要供孩子讀書。而江雪的家鄉就位於該縣的最北端,又屬於該縣經濟最落後的地方,和縣裏的其他鄉鎮對高考盡乎狂熱的追求不同,在江雪的村子裏麵,女孩子小學畢業識字就行,初中畢業的更是鳳毛麟角,大部分女孩子初中或小學畢業後,不是出去南方打工就是早早的嫁人,沿著祖輩生活的軌跡,一輩子圍著鍋台轉。江雪的家裏共有六口人,江雪今年十四歲,下麵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大妹江冰今年十歲,二弟江乾八歲,三弟江坤六歲。在江雪的記憶裏,父母總是早出晚歸的去地裏幹活,留下江雪獨自在家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而小弟弟江乾是最調皮的,也是最難照顧。在江雪的村子裏,鄉親們還保留著重男輕女的封建傳統思想,如果誰家沒有兒子,就會被人恥笑。江雪的媽媽在生江雪的時候,奶奶一看到生的是個女孩子,氣的差點暈過去,直罵江雪的媽媽不爭氣,從此再也沒有踏進過江雪的家門,除了江雪媽媽生二弟和三弟的時候奶奶來過。所以江雪從小就沒有品嚐過被爺爺奶奶寵著的滋味,相反,每次碰到爺爺奶奶,她都躲著走,因為她怕看到爺爺奶奶那嫌棄的表情。江雪的奶奶共生了四個兒子,大兒子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去世了,具體為啥去世的,時隔那麼多年後也沒有人能說的清楚了,二兒子當兵,因表現突出留在了部隊,戶口也農轉非,因此他是爺爺奶奶的驕傲,老兩口逢人就拿出二兒子炫耀,說是祖墳冒青煙了,家裏出了個吃“皇糧”的城裏人;三兒子也就是江雪的三伯父繼承了父母的職業,光榮的在家務農了,但是由於三大娘肚子爭氣,第一胎就生了個兒子,深得奶奶的歡心,因為三大娘剛結婚那幾年不知道啥原因,一直無所出,所以江雪的這個哥哥和江雪年紀差不多,隻比江雪大兩歲,被寵的很是無法無天,經常欺負江雪的弟弟妹妹,但是不知為啥,卻很怕江雪。奶奶為了表達對這個來之不易孫子的喜愛,取名為江帥,兩位老人對他視若珍寶,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掉了。江雪的爸爸是爺爺奶奶最小的兒子,按常理說,每家都是最小的孩子最受寵愛,但是在江雪的家裏,情況正好相反,爺爺奶奶從小就最喜歡江雪的三伯父。所以這樣的情形會經常出現,江雪領著弟弟妹妹站在奶奶的門口,眼巴巴的看著奶奶把各種好吃的零食塞到江帥的懷裏,而當奶奶看到他們這幾個小乞丐的時候,就會露出嫌棄的表情,然後急忙跑過來,把大門“砰!”的一聲關上,嘴裏還大聲的說著“有啥好看的,回你家去!”。每當這個時候,就是年幼的江雪最傷心的時候,她始終搞不明白,都是奶奶的孫子,為啥待遇會如此不同,他們身上也留著奶奶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