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音頻,都並非地球上的原作,而是被係統修改成在藍星很常見的電子合成音。
在作曲界很普遍,是一種比較節省成本的做法。
很快,沈浪就加了丁鵬的微聊號。
然後,將音頻以及相應詞譜發了過去。喵喵尒説
丁鵬點開第一首歌曲。
《再見》。
在一陣節奏輕快的鼓點和吉他前奏後,電子合成的男聲響起。
“我怕我沒有機會,
跟你說一聲再見
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
很快聽完,丁鵬表情有些意外,又有些吃驚。
和那些很糙的demo不同,這首歌曲很完整,除了旋律外,就連編曲部分,都已經做好了。
這可不是短期可以做出來的東西。
而演唱以及伴奏部分,也是基於ai技術的電子合成音。
隻是這聲音比起一般的電子合成音來說不那麼僵硬,顯得頗為自然。
丁鵬通過經驗判斷,如果把這人聲部分換成一個略顯滄桑和磁性的男聲,在找個專業樂隊的話,肯定很有搞頭。
和《那些花兒》一樣,這首歌也是寫離別,非常適合畢業季的主題,簡直就是天然的打榜歌曲。
但與《那些花兒》不同的是,《再見》的旋律更加簡單,起伏變化更少,節奏更加明快,沒有那麼哀傷。
歌詞直抒胸臆,就好像畢業前夕,好哥們一邊吃燒烤,一邊和你嘮嗑一樣。
但這對一首流行歌曲來說,並不能算是缺點,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是優點。
旋律簡單的歌曲,傳唱度一般更高。
丁鵬甚至想到一幅畫麵。
畢業散夥飯上,一群喝大了男生,光著膀子勾肩搭背,大合唱一般地唱著《再見》,淚中帶笑。
“臥槽,什麼時候寫的,太強了!”
旁邊,徐凱也傻了。
如果說《那些花兒》讓徐凱對沈浪刮目相看的話,這首《再見》已經讓徐凱覺得高攀不起了。
“好作品!沒準會大火,不,百分之百會大火!”
丁鵬看著沈浪的目光滿是驚喜與欣賞,道:“花殺老師的實力,不容置疑,不過,接下裏這首歌,我還想再聽聽!”
就好像一個老饕,美食都端上桌了,哪有不大快朵頤的道理。
沈浪笑著點頭:“發給你,自然是讓你聽的!”
“好好好!”
丁鵬迫不及待地點開《那些年》。
。您提供大神缸裏有米的全職業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