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也分為秀才,舉人,進士等,不過要以排名來論。
文榜前二十名為進士,之後的四十名為舉人,剩下的一百四十名為秀才。
所有通過州府初試的人都算是童生,在楚國,童生隻是一種具有報考文舉考試資格的稱呼,不算功名。
洛九霄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不但充分準備了童生試,還通過校場報名了武生試。
比起文舉,武生試明顯簡單的多,隻要通過三重境,皆有資格報名。
當然,武生報名明顯比文生要多,不過每個州府名額有限,最終定下來的人就隻選擇了實力最強的二十二人。
時間緩緩而過,涼州城隨著春天來臨,即將展開春耕。
洛家村還特意為北襄的牛羊開辟了畜養場所。
羊毛製成的衣衫,乳製品,牛肉幹等衣物吃食陸陸續續推出。
而行商隊也逐漸送回了好消息。
他們由北向南,帶著涼州產出的各種工藝品,如小巧玲瓏的梳妝鏡,可以助人看清物體的放大鏡,化油清潔極強的油皂,還有可以給菜肴提鮮的味精等物。
這些東西價格低廉,普通老百姓也買得起,洛九霄從一開始就沒準備奇貨可居,她要做的就是讓普通百姓都認可洛氏。
洛西河與洛北山帶著這些物品本以為行商之路需要時間開辟,從洛家村帶出來的這些東西盡管他們覺得好用,但是招牌打出去也不容易。
但還沒走出聊城,他們就感受到了洛氏的牌子有多好用。
他們穿著特製的黑色刺繡金紋衣服,乘坐馬車穿行於鄉鎮,進城以後還沒等找到住處,就被人搭訕詢問他們哪裏來。
一聽說是涼州洛氏,周圍趕緊圍上來一群百姓。
“你們是涼州人?”
“我們聊城的麥子也要成熟了,可多虧了你們啊!”
“你們來涼州做什麼?可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看到湊上來的人群你一句我一句的問著。
反應快的洛西河連忙解釋說他們是來做生意的。
這下聊城百姓更加激動了。
他們讓行商隊把要售賣的東西拿出來,等知道眼花繚亂的物品都很有用時,不少人都提出要支持他們。
行商隊一臉懵,他們沒想到聊城百姓竟然如此熱情似火。
這件事出乎意料的順利,除了百姓,聊城的商賈也都來詢問他們售賣之物。
油皂和味精是最快接到訂單的,而且量極打,行商隊隻是演示了一下它們的使用方法,在看到油汙被迅速清潔,加入味精的湯變得更加鮮美後,幾個大酒樓都紛紛簽訂了協議。
其他的物品也隨著行商隊在聊城出現,人們奔走相告而陸陸續續被買走。
第一個城池,行商隊就簽訂了大單子,這種順利所帶來的喜悅使得他們顧不上休息,就派人回到涼州傳信。
他們則帶著剩下的樣品繼續前往其他州府。
。您提供大神狂嬤嬤的穿越荒年:我畫大餅養活了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