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衍大陸西部,諸國林立。
宋國作為其中實力不算強悍的國家,自古以農耕立國,曆經十任帝皇勵精圖治,百姓也算安居樂業。
大宋六十七年春,宋朝鎮西大將軍林笠裂土稱帝,發出“討逆”檄文,征集三十萬大軍進攻宋都,宋文帝連下三道詔書集結宋軍迎戰……
大宋六十八年夏,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蝗災席卷了整個宋國境內五州十三道,遮天蔽日的蝗蟲將一切綠色啃噬幹淨……
大宋六十九年夏,宋國境內半數州道遭遇旱情,一整個夏天滴雨未落,赤地千裏,偏遠地州甚至有易子而食的流言……
一時間流寇四起、餓殍遍地,難纏的瘟疫也不斷在鄉野間爆發……
安南縣城外的官道上,零零散散的流民隊伍攜家帶口的緩緩向安南縣城進發,時不時有人倒斃在路邊,其他人眼神中透著幾分麻木,隻是看上幾眼就繼續向前走去。
少年郭凡深一腳淺一腳的行走在流民隊列中,他雙眼無神,瘦弱的身材好似一陣風就能吹倒似的。郭凡今年剛滿十四歲,長期的營養不良讓他看上去比同齡人孱弱很多。
他已經記不清上次吃飯是什麼時候了?是一隻腹中空空的田鼠?還是一片幹澀難嚼的樹皮?
郭凡來自於竹岐縣下轄的一座村莊,一場瘟疫讓整個村莊陷入死寂,同時也奪去了郭凡一家五口的性命。在近乎掩埋完整個村莊的村民之後,郭凡漫無目的的跟隨流民踏上了逃荒的道路。
流民隊伍並沒有明確的目的,有時隻是聽說隔壁縣城沒有受災,或是聽說隔壁縣城某位郡守在招募私兵,就盲目的朝目的地行進。但大多數情況下,是被畏懼瘟疫縣太爺拒之城外。
“我要跟上……隊伍……跟上……不能倒下……”猶如自我催眠一般,郭凡不斷給自己打氣。
倒下的流民與那些跟不上大隊伍的流民有著怎樣的下場,郭凡可是親眼目睹過的,尾隨流民隊伍的野狗、禿鷲是他們唯一的歸宿,一些餓紅了眼的流民也同樣將主意打在了同類身上……
與其他拒絕流民的縣城不同,安南縣城城門打開,通過盤查,流民隊伍緩緩進入城內,城內很快響起一陣陣此起彼伏的乞討聲……
乞討未果,流民中幾個二癩子乘機鼓動強搶路邊商鋪,被巡街官差一刀劈死,鮮血流了一地,暴屍街頭,自此後流民隊伍中的躁動情緒也消失不見。
郭凡生平第一次進入城內,高大的城牆,精壯的兵甲讓他麵露驚訝神色、目不暇接。
外界饑荒四起與城內歌舞升平仿佛是兩個世界。
眾多流民很快被官府安頓下來,有些修繕城牆,有些開墾城外荒地,有些被安排至城內店鋪做夥計……
“好重……好重……”安南縣城外亂墳崗中,郭凡拖著一具屍體往坑內拋去。
在縣城內,麵對為眾流民安排工作的衙役,郭凡主動要求進入“收屍隊”工作,原因無他,這份無人認領的工作能為他提供每天五個饅頭的“報酬”,是所有工作中收益最高的。
至於臭氣熏天的工作環境、各種恐怖的屍首,以及四處覓食的野狗、烏鴉,郭凡一點也沒有放在心上,這一路他見到的死人已經夠多了,餓肚子的恐懼戰勝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