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緣MVP的約基奇,卻在季後賽表現出色。
這一來一去的反差,使得媒體的矛頭指向的都是恩比德。
而約基奇則可以安心打球,率領掘金在季後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奪得當賽季總冠軍。
有人拿了兩MVP,卻還是一事無成……
如果把掘金這段經曆寫成網文,那標題都是:衝冠之路,從主動讓出MVP開始……
這正是強者自可以迎難而上,不懼失敗,但智者卻可以以退為進。
贏下該贏的比賽,輸掉該輸的紛爭,才能坐穩最後的王座。
掘金和約基奇可以說是真的看懂了……
所以,當很久不發聲的喬老板發出那句“你認真的嗎”的時候。
胡浩南其實不太建議喬老板這麼做。
因為夏洛特黃蜂在這個賽季出的風頭已經足夠多了。
出風頭固然爽,但風頭出多了,就會把自己置於風頭浪尖上。
槍打出頭鳥,棒打愣頭青。
在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必要的低調也不見得是壞事。
再說那什麼最佳主教練,他又不是沒拿過。
甚至說,要不是騎士是東部第一,他連東部第一都可以讓一下。
他的目標隻有一個,就是最後的總冠軍,其他對他如浮雲……
不過喬老板這麼做了,他也會記住喬老板為他鳴不平的這份情義。
說起來,其實就胡浩南本人而言,他到現在不太相信自己有機會帶隊奪得三連冠。
波特蘭不是什麼豪門,他胡浩南在NBA教練圈裏更像是一個異類——沒有球員經曆,沒有師從名帥。
但是他卻率隊取得三座總冠軍。
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胡浩南曾認真的思考過一個問題——自己憑什麼能夠奪得三連冠?
為此,他還分析了下NBA近代幾次三連冠的出現時機——遠古時期的NBA不具備參考價值。
除了必須的自身實力外,喬丹的三連冠公牛出現是在NBA全球化品牌推廣進程中。
那時聯盟正處在一個品牌的推廣上升期,這時需要喬丹這樣一個近乎完美到神的門麵球員。
是神,就像打出神跡。
就像舊約·創世紀中所說:神說,要有光,於是便有光。
於是便有公牛的三連冠。
還是兩次。
而湖人的三連冠出現在喬丹退役,聯盟需要一個新的門麵球員來鞏固發展。
於是湖人三連冠,紫金王朝、OK組合……成為那個時代無數年輕人的青春記憶。
NBA就此得以蓬勃發展,籃球也成為足球之外的第二大運動……
按理說,當NBA發展到現在成熟階段,已經很難再有王朝球隊出現。
因為一個壟斷聯盟的巨無霸球隊會讓其他球隊喪失競爭力。
哪支球隊的老板也不想自己花了大價錢,到最後隻能當個襯托鮮花的綠葉。
所以,哪怕強如馬刺,勇士,熱火都沒能真正意義上再打出一個王朝時代。
科比加嫂的兩連冠湖人已經是這一時代的上限。
於是才有將OK湖人稱為最後一個王朝球隊的說法。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但是胡浩南率領的波特蘭開拓者隊卻做到了。
實力也好,運氣也罷,總之他做到了。
他的開拓者成為近代繼公牛、湖人之後的第三支王朝球隊……
能達成這一成就,胡浩南想了想,除了實力和運氣之外,應該還是自己這三連冠的時間節點。
當時整個聯盟正處於聯盟掌舵人新老交替期。
上一任總裁大衛-斯特恩可以用一個三連冠給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一個句號。
現任總裁亞當-肖華也希望用一個三連冠給自己開個好頭。
自己在左右逢源之下,基本不會遇到太多外界因素幹擾。
天時地利人和,樣樣齊全,所以他這隻小蝴蝶才得以掀起滔天巨浪,攪動整個海灣……
現在想想,如果他不是在那樣一個時間節點。
放到現在,他還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再複刻一個三連冠時代了。
他不是擔心實力,而是害怕條件不允許。
你方唱罷我登場,看起來遠比一樹梨花壓海棠,更符合肖華的聯盟發展需求。
……
一場吃瓜風波就這樣過去了。
胡浩南最後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我希望,在咱們這兒。”
“這西瓜就隻是個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