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對麵兵強馬壯的開拓者,戴夫除了有些羨慕嫉妒之外,再就是……感覺我上我也行哦。
第二節比賽開始,開拓者照例進行陣容輪換。
胡浩南說到做到,他讓伊戈達拉承擔起更多支配球的職責。
而球權這東西就像一塊大蛋糕,有人多吃點,就得有人減少。
這部分讓出的球權主要還是字母哥。
隨著賽程進行,雖然胡浩南有意識的強化字母哥的出球能力,尤其是在遭遇夾擊下的處理球能力,從效果來看雖有進步,但並未達到預期。
如此,胡浩南為了本賽季三連冠的重任,暫時不再“強人所難”,改成放大其長處——把他當成一個終結點來使用。
具體點說,就是讓他減少陣地持球進球,多打掩護,擋拆下順、弱側內切以及攻防轉換成為字母哥的主要進攻方式。
胡浩南對此有一個形象而有趣的描述——持球能力加強版奧尼爾。
這種調整於開拓者現狀而言自然是利好的,但對字母哥而言……他內心雖有微詞,但攝於胡老大淫威,頗有一種寶寶心裏苦,但寶寶不能說的之感。
而字母哥的性格……有種天生的倔強和叛逆——你越是小瞧老子,老子就越要賣力打球,等老子打出來,就啪啪打你們臉……
於是在球場上,字母哥並沒有因為球權的減少而懈怠,相反,他的跑動變得更加積極,不停的拍著手掌穿插接應……
他就是要讓胡浩南看看,約基奇那隻大白熊能有老子的敏捷和跑動能力?沒有吧,所以……哎哎,把球給我,我這兒空了!
字母哥小跳著,揮舞著手臂,不停要球。
勤奮的鳥兒總會有蟲吃,一個場上積極的球員總會得到更多機會,尤其是在一個注重分享球的球隊裏。
由於字母哥不斷跑動拉扯,原本有些笨重的灰熊內線更是捉襟見肘。
伊戈達拉和利文斯頓不斷的突破分球,突破分球……招式雖然不新鮮,但著實有效,而這種突分戰術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字母哥。
字母哥接球後要麼可以直接攻筐,要麼就是一對一。
不管是哪種局麵,他需要做的隻有一件事——把球放進籃筐。
從這種戰術思路調整來說,就是最大化字母哥的身體素質,而減少複雜的籃球抉擇問題。
“腦力勞動”簡化後的字母哥也釋放出自己的運動天賦——扣籃,籃下搶下進攻籃板二次進攻,補籃,一步運球攻筐造犯規……
字母哥在場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就像是一個清道夫,完成著開拓者最後一道攻防程序。
胡浩南在下麵看到字母哥如此賣力的表現,心裏不由在想,難道我之前錯了,這才是字母哥最喜歡的打球方式?
……等等,他該不是在和約基奇較勁,不想輸給約基奇吧?
盡管字母哥比約基奇還要大一些,但要說內心的單純程度,字母哥才是那個鄰家大男孩。
這種單純反應在籃球上就是更強的好勝心,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都不想輸給其他人,尤其是被自己認定的競爭對手。
胡浩南清楚這一點,就像是他記憶裏的那個字母哥——場下和善友愛,但是到了球場上,為了勝利可以不顧一切,真的是不顧一切……
當然,這種性格的球員需要教練員進一步引導。
若是引導的好,那就可以調整成為一種良性競爭。
這是胡浩南想要達到的效果。
如果字母哥和約基奇能夠相互競爭,相互促進,那對於開拓者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事情,胡浩南有希望達成內心的終極目標——雙mvp組合!
但這種程度其實是很難掌控的,一旦控製不當,或者再遭到媒體不擇手段的炒作,或者身邊人蠱惑,那麼良性的競爭氛圍一旦被打破,就會立刻起到反作用。
所謂的良性競爭和惡性競爭,就像是人內心的“佛”和“魔”,其實隻在一念之間……
一念及此,胡浩南的心思又動了動——盡管本賽季約基奇和字母哥幾次聯手,效果都不太好,但有機會,他還是想試一試……
。您提供大神某個張小北的冠軍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