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南聽了,先是一怔,隨即明白記者為什麼這麼問。
他嘴角露出一抹狡黠的微笑,反問道:“你沒聽說過我們有個詞叫喝倒彩嗎?”
……
胡浩南巧妙的回答可以應付記者,但場上的形勢卻不容樂觀。
胡浩南消耗鄧肯體力的原計劃隨著倫納德的強硬表現破滅了。
伊戈達拉不可謂不努力,但倫納德的球風……實在是太過簡潔了。
可以說,他在用科比的方式來懲罰伊戈達拉的防守,但是他的持球單挑的比例卻遠低於科比。
他是基於馬刺技術戰術體係上高速運轉的收割器。
這使得胡浩南希冀用巴特勒的夾擊來遏製倫納德的想法直接流產。
可以說,留給胡浩南破解倫納德方法隻剩下一條——
要麼你找一個人可以在防守端一對一搞定我!
要麼你就等待……
等待我自己投籃不進。
胡浩南一時沒有找到破解之法。
這就是單挑型球員的可怕之處。
而在上賽季,為了破解這個難題,勇士直接祭出博古特一腳廢掉倫納德……
這的確不失為一勞永逸的好辦法。
但胡浩南寧願輸掉這比賽,也不會去幹這砸人飯碗的肮髒行徑。
更何況遙想上賽季當博古特墊腳倫納德的時候,胡浩南還說過這種砸人飯碗的行為堪比殺生,麵對這種行為,他隻有一條: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過去的一幕浮現在眼前,宛如昨日。
胡浩南揉搓了下太陽穴,然後大手一揮,繼續強化進攻……
防不了,那我就攻!
胡浩南的指揮風格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話說回來。
開拓者暫時沒人防得了倫納德,但馬刺又何嚐有人防得住約基奇?
半場還沒有結束,約基奇已經拿到了19分。
而且這19分除了籃下補籃,更多的是來自中遠距離的投籃。
盡管本賽季常規賽階段約基奇的三分球命中率隻有33.8%,但是進入季後賽之後,他這一項數據統計已經來到了39.3%。
如果說把時間線拉得再近一些,拋卻首輪對陣掘金,在與勇士隊的五場係列賽裏,約基奇的三分球命中率已經來到了41.5%。
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命中率。
通常來說,當一個大個子球員擁有36%的遠投命中率就已經足夠具有投射威脅性。
而達到四成以上命中率,還是一個七尺長人,這就已經具有絕對的戰術威脅。
胡浩南也基於此,打造出中鋒高位遠程發炮,拉開空間給側翼球員切入的開拓者經典戰術。
espn專欄記者雷曼對此早有評價:
約基奇就是開拓者高效打法的一個縮影。
而麵對這樣的約基奇,全聯盟能防住他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他自己。
有時候,你能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他投不進。
……
現在馬刺就遇到這樣的難題。
鄧肯雖然被球迷調侃成21號新秀。
但時間終究是把殺豬刀,饒過蒼天卻不會饒過人。
他的腳步已經無法跟上19歲的約基奇。
或許,當鄧肯在望向約基奇的時候,還會生出宛若看到19歲的自己打球時的影子。
而約基奇打鄧肯,基本應對原則就是……
你出來,我就突,反正你腳步跟不上我。
你不出來,我就投,反正你也蓋不到我。
而當馬刺換阿爾德裏奇來對位約基奇的時候。
約基奇的應對更簡單,隻有一條:就是背身強吃。
就是吃阿爾德裏奇對抗不足。
撅起屁股,一下兩下,到了自己的攻擊區域,然後頂開,投籃……
中鋒跟中鋒的對決,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且枯燥……
力量和對抗是一切技術的基礎。
約基奇麵對阿爾德裏奇,真的打出了些許奧尼爾vs其他中鋒的感覺。
更要命的是,約基奇可不隻會自己一直強攻,攻著攻著,一旦發現機會,手腕輕輕一抖,這就是一記讓人拍案叫絕的秒傳……
所以當約基奇運球的時候,不管單打與否,你都會發現,開拓者的球員一直在跑動……
而當開拓者球員在動的時候,就逼迫著馬刺的球員也不得不快上一步。
消耗,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對抗,無處不在的體能消耗……
盡管開拓者這種消耗並不高明,甚至會生出殺敵800、自損1000的效果。
但開拓者的應對辦法卻是簡單粗暴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