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隻看到了哈登最後造犯規的那一下,卻忽視了他前麵做出的諸多鋪墊。
胡浩南站在場邊,手指從握住的拳頭中一根根伸出……
1、2、3……他輕聲的計算著,直到哈登做出一個撤步的時候,他說出了一個數字:15。
15秒!哈登這次進攻用了有15秒!
籃球自哈登的指尖飛出,伊戈達拉已經撲了上去,他在空中有一個避閃的動作,但依然沒能逃脫裁判的雙眼。
哨聲響起,躺在地上的哈登吹了吹嘴角的胡須,用力的握了握拳頭,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阿西克原想跑過去拉哈登,但腳下慢了兩步,被帕特森和帕森斯搶了先,隻得作罷。
起身的哈登拍拍屁股,徑直走向罰球點,他需要執行接下來三次罰球。
這也就意味著他馬上又有三分入賬,畢竟他這個夏天都在練習罰球——既然練過造犯規,又怎能不做好配套設施呢?
胡浩南掃了眼直鑽籃筐的皮球,默默的掏出筆記本,在上麵寫了個數字“1”,又點了一個頓號,然後寫下一個數字:15。
他要預估哈登一次單打所需要的進攻時間,這會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在他的設想裏,他現在的所做的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會有教練組成員來專門負責統計哈登自開賽伊始所有的單打用時。
如果時間允許,他們還會對哈登上賽季的表現進行統計彙總,以此分析出哈登技術動作是否做出調整或提升,如果是,那具體是哪方麵做出了改變,應該如何應對……
這都是教練的日常工作,繁雜瑣碎卻極有必要,尤其是對於像哈登這樣的球隊核心,每支球隊恨不得把他們放到顯微鏡下去觀察……
當然,胡浩南在心中早已對哈登的技術動作有了一個大概描述,不過這個描述並非是如今的哈登,而是後來那個與勇士廝殺七場的“得分王”。
那才是完全體的詹姆斯哈登,他有幾項技術給胡浩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強大的持球切入能力。
很多球迷記住了哈登那標誌性的後撤步三分,但胡浩南更在意的是哈登那無與倫比的持球切入。
當他的隊友拉開空間或者帶走防守人時,哈登就會果斷的持球切入籃下。
哈登的身體在後場球員中算不得頂級,他的跑跳能力也比不上威少那種近乎變態的身體,但哈登突破的第一步,毫不誇張的說,放眼整個聯盟,能比他快的球員怕是一隻手數的出來。
這算得上是哈登的殺招之一。
其次就是突破後豐富的後續變化。
很多球迷記住了哈登風騷的歐洲步上籃,但這隻是哈登眾多技術中的一項。
舉個例子,當哈登習慣性的軍訓對方中鋒時,火箭球員誰和對方中鋒對位,誰就會提到高位給哈登做擋拆突破,這裏麵展現出的是哈登對於距離和時機的把握,那尺寸的拿捏真的稱得上是教科書級的。
當對方中鋒逼近一步,哈登會精準的送出一個擊地或者幹脆給出一個空中接力。
若是後退一步,哈登直接起速衝擊籃筐,多半會直接造成犯規,運氣好點,一個二加一也在情理之中。
再或者,他一開始的突破根本就是假的,一個拉球或則胯下,再跟一個跳步直接退到三分線外,飆一次三分出手,也不是什麼難事。
再再或者哈登會來一個小拋投,這是哈登在17年季後賽被馬刺淘汰後開發出的新技術。
如果側翼球員看不過去,過來協防,哈登的分球能力就不用多說了吧——一個抖腕,直接把球分給外線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