鼇拜還是那個性格,他一邊帶人衝鋒,一邊讓人去通知其它部隊跟隨在自己的後麵衝鋒,比如索尼,蘇克薩哈等肯定得到了皇太極的命令,隻是他們從來是要把隊伍整頓好了才出擊,而鼇拜卻是立即出擊,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戰機,這也是鼇拜常常把明軍打得狼狽逐突的原因。¢£,
皇太極的三千親衛,全是建奴最為勇猛的擺牙喇兵。這些擺牙喇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白甲兵,他們是建奴之中最為精銳的部隊,也隻有皇太極這個皇帝有三千人擺牙喇兵,其它旗主最多隻有兩三百人。
自從皇太極把自己看家的王牌擺牙喇兵交給鼇拜那一刻起,就說明皇太極的這次臨陣反撲是竭盡所能了,這就是皇太極的高明之處,一旦決定要打,就絕對不會束手束腳,哪怕虎賁軍的步兵方陣就在十五裏之外,皇太極也決定如此毫無保留地反擊。
這就是為帥者的勇氣和魄力,還有對稍縱即逝的戰機的把握,可以說皇太極在今天的場戰爭中,已經把自己的才華體現的淋漓盡致,如果不是楊廷鑒利用可以穿越的優勢作弊,楊廷鑒隻利用明代能造的武器裝備,楊廷鑒還真不一定是皇太極的對手。
勒一川和格龍帶著八千騎兵得意洋洋地放馬狂追,這建奴已經是喪家之犬了,楊廷鑒大人不是說過了嘛;“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建奴就在前麵,兄弟們跟我上,殺光他們。”
勒一川一馬當先,格龍也不肯落後,兩人一左一右帶著八千多騎兵就對著前方的建奴追殺上去,突然所有撤退的建奴立即停下來了。然後在眨眼之間就全體轉向,麵對著勒一川他們。
接著建奴的中軍分開,幾千裝備精良的建奴迎麵衝殺了出來,其它的建奴騎兵,全部跟隨著這幾千精銳騎兵一起“哇哇”地叫喚著衝鋒。
勒一川和格龍這兩個憨貨加愣頭青怕嗎?他們要是怕就不放馬狂追了,而皇太極也是要乘著他們與步兵方陣脫節的機會。把他們給殲滅了,兩支騎兵刹那之間撞擊到一起。
勒一川的火槍手騎兵早就和格龍的蒙古騎兵混合在一起了,那一千隻還沒有放五眼銃的騎兵也夾雜在其中,因為建奴突然反撲,勒一川和格龍根本沒有機會去調整自己的隊形,這就是差距,容不得任何人否認。
這一帶地處華北平原,戰場即平整又寬廣,但這可是幾萬騎兵對衝。發生撞擊那實在太正常了,就算戰馬有靈性也是一樣,相互對衝的高速騎兵,有時候根本就避無可避。
“砰砰……”的撞擊聲接二連三,戰馬上的騎兵立即被拋離馬鞍,然後向對麵的騎兵撞去,虎賁軍的騎兵穿著板甲,在碰撞之中肯定占優勢。可這又什麼用呢?
假如雙方戰馬的速度是六十公裏每小時,相對行駛。那麼他們的速度就是一百二十公裏,兩個穿著鎧甲的人以一百二十公裏的時速撞擊在一起,那兩名穿著鎧甲的人都立即送命的下場,他們身上的鎧甲將嚴重變形,就算漫天神佛保佑,僥幸有一口氣在。後麵奔馳的戰馬也會他們給踩成肉醬,根本就沒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