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俘虜此時住的就是他們自己攜帶的帳篷,楊廷鑒在打掃完戰場後,這些生活必需品就立即歸還給了他們,這讓那些蒙古俘虜感激萬分,現在可是十二月的天氣,長城一帶更是寒冷,晚上不住帳篷那是要凍死人的。
烏日更作為一名幸存下來的蒙古小兵,一直都是膽戰心驚,生怕那些穿著全身板甲的明國人把他們像牲口一樣宰了。
所有投降的蒙古人都和烏日更一樣,對這些明國人充滿了畏懼,絲毫不敢生出反抗的心思。蒙古人這點真不錯,敬畏強者,膜拜強者。
當那些明國人把所有千戶和百戶請去參加宴會以後,烏日更的心情就沒有那麼緊張了,如果這些明國人要殺俘虜的話,根本不會這樣“善待”他們的長官。
好吧!這“善待”就是屠殺,楊廷鑒的意思很明白,要麼給老子當帶路黨,要麼去長生天,大明沒有多的糧食養廢物。
烏日更就一個蒙古小兵,當然他是沒有資格去參加宴會的。不能參加宴會的所有蒙古小兵都按照總旗編隊,每個總旗五十人,轄兩個小旗。
這些大明人真是折磨人,等所有蒙古人編隊完畢後,那些大明人又讓他們挖廁所,隻要有人敢隨地大小便,就一定會挨一頓鞭子,在有幾個記性差的蒙古人被劈頭蓋臉抽了幾鞭子後,其他的蒙古人不敢在營地隨地大小便了,而是乖乖地去他們挖的廁所方便。
烏日更比較聽話,所以一直沒有挨打,可他已經餓得前心貼後背了,這從早晨就開始打仗,現在都傍晚了沒有吃上一口飯菜,烏日更多麼希望此時有一個白麵饃饃啊!如果誰給他一個香饃饃,烏日更發誓一定把那人當祖宗。
烏日更也明白自己俘虜的身份,就算是按照草原規矩來,勝利者為了怕他們反抗,今天晚上也不會給他們任何食物,餓的沒有力氣的他們才不能反抗,反正草原的規矩是這樣的。
突然不遠處的夥夫營地傳來陣陣米飯的香味,那香味差點讓烏日更咬掉自己的舌頭,烏日更的口水也不自覺地流了出來。
和烏日更在一個帳篷的所有蒙古人都在“咕咕”吞咽口水,他們所有人都想走出帳篷去看以看,努力地問一問這香味。可是他們不敢出去,帳篷外就是巡邏的明國人,隻要他們敢亂竄,就是鞭子抽了上來。
稍許,這香味近了,這香味濃了,烏日更的口水流的越來越多了,想吃這香饃饃的大米飯的欲%望也越強烈了,烏日更在心裏發誓:
“長生天作證,隻要讓我烏日更天天吃上這白米飯,那我烏日更就死心塌地跟著他,哪怕是殺人放火老子都不會皺一下眉頭。”
突然外麵響起了鑼聲,幾名會漢話的蒙古人在營地中間大聲地喊道:
“所有人立即出帳篷排隊……開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