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段深刻的闡述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然大明帝國上到君主重臣,下到黎民百姓,又有幾人知道百姓的重要。
輕輕揉了揉發脹的雙眼,朱熹蓉一聲歎息,然後站起身,彎腰蹲在一道菜譜前,伸手掀開透明氈布,摘掉爛了葉子的菜苗,嘴中彈歎道“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重新為經受不住風雨侵蝕的瘦弱菜苗蓋上通明的氈布,揉了揉酸疼的腰,朱熹蓉走回屋子,屋裏的擺設也及時樸素,沒有古琴,也沒有名人字畫,幾把梨木桌椅,一台電視機。
朱熹蓉坐下,打開了電視,看到電視上蹦蹦跳跳的張靜君,朱熹蓉難得的露出了笑容,“還是年輕好啊”。
拿起鐵杵捅了捅炭爐,添了一鏟子碳,朱熹蓉坐下,用毛毯蓋住自己的膝蓋, 閉上眼睛。
世間滄桑,望夢裏美好。
不知過了多久,朱熹蓉的門外傳來了喊聲,朱熹蓉睜開眼,聽到喊聲,臉上露出了淺笑,掀起毯子,朱熹蓉站了起來,剛走到門前就看到一個肉球讓自己走來。
沒有出乎自己的意料,看著來人,
“老四你來了”、
“嘻嘻,姑姑,悟螚這不是來看你了 嘛”
來人正是朱悟螚,王不死的便宜徒弟。因為皇後娘娘黃氏的原因,朱悟螚與朱熹蓉也走的很近,而朱熹蓉沒有子嗣,對朱悟螚也是疼愛。
“外麵冷,還不趕緊進屋”,溺愛的看著朱悟螚,朱熹蓉拉著他進屋。
“姑姑,侄兒皮厚,不冷”
“胡說八道,”讓朱悟螚坐下,把炭爐朝朱悟螚身邊移了移,然後走到後麵,抱出一盤盤的瓜果點心,“這些都是你愛吃的,一出去就是大半年,你也不知姑姑這裏糟蹋了多少”!
朱熹蓉滿臉的溺愛,又抱了幾趟,直到桌子上堆著滿滿的。
\"夠了,姑姑,真的夠了,侄兒也吃不了啊”看著桌子上滿滿的瓜果糕點,就連吃貨朱悟螚都感覺無法消滅。
“吃不了帶回去慢慢吃,”
“謝謝姑姑,母後說我最近有點胖,讓我少吃點”。拿起一塊桂花餡的糖酥放進嘴裏,朱悟螚咬了一口,然後讚道“真香”。
“好吃你就多吃點,減肥也不差這一頓,”
“嗯,我聽姑姑的”朱悟螚憨憨一笑,拿起一塊糕點,“姑姑你也吃”。
“哈哈,姑姑年紀大了,吃不了甜的,姑姑看著你吃”。為朱悟螚擦去嘴角的殘渣,朱熹蓉語氣略帶埋怨“你啊,就是不讓人省心,身為皇子竟然到處亂跑,而且一出去就是大半年,也不怕有個什麼三長兩短”。
“姑姑不會的\"喝了一口熱茶,“我師父很厲害的,他會保護我”。
說到王不死 ,朱悟螚話多了起來,“姑姑你不知道,我那師父可厲害了,他號稱文曲星下凡,三歲識字,四歲讀遍所有古籍,五歲就可以作詩,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
朱熹蓉有了興趣,“哦,他是讀書人,可有功名”。
朱悟螚自動忽略的有無功名的問題,畢竟功名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才的標準,遺憾的是自己那師父沒有,隻聽朱悟螚繼續“我那師父不僅僅讀書厲害,武功也很厲害啊,三五十人都不是他的對手”。
“哈哈,他是個文武全才啊”。
“不僅僅如此,他還是個商業天才,\"朱悟螚指了指茶水,然後是幾盤子糕點,“這些都是他那零食作坊出產的”。
“他是不是叫王不死”。聽過朱悟螚的陳述,朱熹蓉問道,。
“姑姑也聽說過他啊”,朱悟螚有點激動,朱熹蓉的性子朱悟螚很是了解,屬於那種凡事都不關心不在意的那種,當然了也不會有人會引起她的興趣。她就像是知天命的老嫗,靜等著日落西山的那一天。
“紅茶如此美味,姑姑也就多了解了一些”朱熹蓉隨口回答,思緒回到了半月前。那位心高氣傲的張家大小姐,為了一個男人求上門。朱熹蓉不解,但知道必有原因,直到案件水落石出。
“姑姑,如果您有機會見到他,您定會發現我那師父不僅本事大,而且也很有趣”。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老四出去早早挺好,但時間不要太久,記著皇宮才是你的家”,朱熹蓉意味深長的說道。
.\/38074845\/42630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