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大明帝國的禦史(1 / 2)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積少成多,朱熹洛就是靠著各位大臣的工資接濟才維持住一天三頓豬肘子的奢華消費的,雖然銀子不多,但細水長流,在場的這麼多官員,停發兩年工資,朱熹洛也終於可以過上豬肘子吃一隻,丟一隻的日子,想想都開心。

一筆飛來橫財,朱熹洛很是開心,就連剛剛這幫沒有規矩的官員們藐視龍威,在禦書房打群架的氣也都消失了。

雖然大明帝國的官員沒有一人會指著工資過活,但蚊子大小也是肉,畢竟這是自己付出時間之後應得的報酬,自家的寵物也能多吃幾頓肉啊,有付出沒有回報這是會打擊打工人的積極性的。

犯了錯誤要立正,在禦書房打架這是抄家滅族的大罪,認罰一年的工資大家也都認了,可是僅僅是爭辯了一句一年的工資又沒了,誰會不心疼,但聖上的懲罰有幾人敢不落實,爭辯,畢竟再多嘴,起步三年,最多五年的工資就沒了。

靜,禦書房裏出奇的安靜,就連幾位受傷的大人,雖然他們的麵色很痛苦,但嘴巴閉的很緊,活脫脫流血流汗不流淚的英雄做派。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事關己,心中惦記。

堅持下去,並不是我們真的足夠堅強,而是我們別無選擇,慶幸的是這些官員的選擇性比較多,例如吏部尚書李玉堂為了彌補自己的損失就打算提高買官賣官

的底價,劉文正打算年底了再捯飭幾莊冤假錯案,而禮部尚書張鬆鶴則想的是在各位官員的過節禮包動手腳,祭祀活動少兩個豬腳應該不會被人發現。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思量,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但大明帝國以後的路,卻沒有人關心,想起。

見大家靜了下來,朱熹洛也有說話的機會,“各位愛卿,今日朕如此著急召見大家是因為沿海出現了大事”!

“大事,嗬嗬,”很多官員心中都是冷哼,大明帝國能有什麼大事,無非就是這裏天災,那裏人禍,北邊缺餉,西邊流民,沿海出了事情,自然就是倭寇了,倭寇年年有,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聽到朱熹洛嘴中口口聲聲的大事,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還不如百花樓姑娘的小曲有感覺。

對於大明帝國的棟梁之才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氣勢,朱熹洛很是欣慰,大明帝國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遇見大事不慌不忙,這樣才能更好的處理問題。

“小德子,你把詳情告知大家,”朱熹洛吩咐。

“是,”郝連德出列,領命。

作為錦衣衛頭子,郝連德自保能力還是很強的,無數次的朝堂鬥毆郝連德都會安然無恙,毫發無傷,估計也是少個零件,負擔輕一些的緣故。

與眾位大人行過禮,郝連德從衣袖中拿出幾張紙,道“各位大人,這幾張信是分別是在靖海衛、成山衛、威海衛、靈山衛、鼇山

衛、鎮海衛,六處衛所的錦衣衛送來的消息”,

郝連德把信件抖了抖,然後抽出其中一張,“這一份是靖海衛所的錦衣衛傳來的消息,臘月二十六,夜半,突有倭寇船隻靠岸登陸,信賴靖海衛所哨兵及時發現,得到警示,靖海衛指揮使迅速阻止兵士抵抗,然,因濟南府連年旱災,財政吃緊,官兵兵器沒有桐油維護保養,導致靖海衛所官兵無可戰之兵器,三千靖海衛所官兵有兵器者十不有一,很多衛所士卒用肉掌與倭寇作戰,每十人難以換取倭寇一性命也,靖海衛指揮使顏則孔一人斬殺十餘名倭寇,令倭寇膽寒,但,人力有時盡,最後顏指揮使力竭,被倭寇砍殺,雖死而身不倒,靖海衛士卒見將領戰死,人人同仇敵還,奮勇殺敵,有刀的用刀砍,沒有刀的就用石頭,用牙齒,用自己的命一命換一命嗎,從無見過如此不要命之兵,倭寇膽寒,登船逃跑”。

郝連德念完關於靖海衛的信件,堂下一片安靜。

聽到這裏朱熹洛微微有些動容“這個顏則孔,朕記得,他乃大唐名臣顏真卿之後人,虎父無犬子,為國戰死,乃真英雄也”。

“聖上此言大妙,微臣不敢苟同”,人群中有人反駁朱熹洛的話。

任何人都不能讓所有的人都認同自己的見解,當今聖上也不例外,當然了,如此不要命,敢這麼大聲與朱熹洛叫嚷的之人自然不是凡人,

他們就是有免死金牌的言官禦史,

話說言官禦史就是諫官,職在諷議左右,以匡人君,監察方式主要是諫諍封駁,審核詔令章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