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老王辭職(2 / 2)

四十年的友誼如何可以長存,這樣的友誼也是最真的,不摻有任何雜質的,可是為了以後,王不死不得不這樣做,自己已經老了,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聖上,現在大明帝國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沉浮,,一些跳梁小醜實不足為懼,這些都是聖上的功勞,聖上英明享譽五內,老臣區區才能實在是對聖上無益,殘破身軀無益與君,無益與民”。

“老王,,”

“還請聖上成全”王守義第一次打斷朱熹洛的話。

王守義已經做出了決定,也許自己不久的將來也要走老王的老路,幾位國公也都是放棄了,不再堅持心中所望。

“聖上,閔國公為了大明帝國奉獻了四十年,每時每刻都在為大明帝國勞心勞力,餘生沒有幾年,還請聖上讓其休息幾年”。鎮國公錢宋抱拳懇求。

隨後兩位國公也抱拳請求。

遲暮的老人,早已經沒有了劍指疆場,所向匹敵的氣概,瞘䁖的身體,斑白的兩鬢,功名利祿隨飛去,餘生隻做我自己。

朱熹蓉站起身,微微屈身,“聖上,一代新人換舊人,我大明帝國泱泱大國,百姓億萬之數,有治世之能者如過江之鯽,走了一個王守義,還會有孫守義,李守義,閔國公真的老了”。

朱熹洛陷入了沉思,最後也隻能點了點頭,“老王,朕暫時準了,你回去好好養養身體,以後朕還是會需要你的”。

心中的石頭也終於落地,王守義整個兒身體也放鬆下來,“謝聖上成全”。

像是突然想到什麼,朱熹洛又問了一句“老王,你那倆兒子現在如何”。

眾人聽到朱熹洛突然提到閔國公的倆兒子,心中都充滿了疑問,王守義也不明白朱熹洛詢問自己兒子所謂何意,不過聖上的問話自己是必須回答的,“回稟聖上,犬子一直在家,每日讀書寫字”。

“想必虎父無犬子,老王你的兒子才能自然不遜於你,前幾天山西知府出缺,這樣讓你倆兒子出任,一個管軍一個管民”。

噗通,猶如一個石頭突然丟進了平靜的湖麵,讓這剛剛平靜的朝堂掀起波瀾。

李玉堂首先站出來反對,“聖上,老臣認為不妥,山西乃邊塞要地,軍政皆為重要,雖閔國公素有賢明,然其子並沒有從政經驗,管理如此重地,實乃走鋼絲,危險至極”。

能夠擔任吏部尚書這樣重要的位子,李玉堂有自己的為官之道,例如永遠站在朱熹洛的一邊,哪怕他說地是方的,太陽從西邊出來李玉堂都不會有任何的懷疑,舉雙手雙腳的讚成,可是這件事李玉堂不得不反對,山西那邊已經有人盯上這個缺,並且銀子也已經進了自己庫房,自己這幾天正準備操作這事情,拿銀子辦事這是自己一項堅持的原則,這也是自己維持李家龐大開銷的重要事業,如果拿了銀子事情沒辦成,自己的聲譽也會受到影響,對以後的事業發展也會有很不好的影響。

再一點,雖然知府不是多大的官,可那是自己對手的兒子,傻子也不會同意啊。

聽到朱熹洛的指示,幾位國公也是心中歡喜,聖上對國公派還是很偏愛的。

“老臣謝陛下恩典,恐臣犬子才疏學淺,難以擔此大任,”王守義拒絕。

“唉,老王你這話說早了,不試試怎麼知道,朕已經決定了,”朱熹洛拍板,看向郝連德“小德子,回頭你就擬好聖旨送到閔國公府去”。

“奴才遵旨”郝連德抱拳領命。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邊疆戰事也是朱熹洛擔心的事情。王守義的軍事才能朱熹洛也認可的,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耳濡目染之下,他那倆兒子對於軍事應該也懂一些,對於解決邊患也能出力不少,而且山西邊疆有許多人都是王守義的老部下,也會聽從王守義倆兒子的指揮。

最最重要的一點,王守義那倆兒子關係不咋地,自己也好控製不是。

走了一個,回來兩個,這是大家都沒有預料的事情,國公派很欣喜,文臣派還惱火,可是反對無效,朱熹洛不受理啊。無奈,幾人隻能是暫時妥協。

無法反對,反對也無效,文臣派隻能把委屈放到心裏,等待著下一次的較量。

“好了,今日差不多了,朕回去休息了”,商議了這麼久,朱熹洛有些累了,也有些冷。

“聖上,臣有事要奏”,禮部尚書張鬆鶴出列。

“啥事”?

“聖上,是這樣的,最近一段時間,臣接到了許多番邦友人的投訴,說在大明帝國受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對待,他們的人身與財產都受到了損失,我大明帝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此時此刻在我京師竟然出現如此惡劣之事,這是對我大明帝國形象的玷汙,”

“哦,朕知道了,你跟刑部尚書劉文正李大人一起辦理此事,一定讓維護我大明帝國良好的外交形象”。

“臣領命”張鬆鶴與劉文正抱拳領命。

幾位國公對視了一樣,意思不言而喻。

。您提供大神王小兜的玩轉大明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