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奸臣開會(1 / 3)

禮物的種類有許多種,真金白銀,古玩字畫,珍稀藏品,還有那後世最流行的購物卡優惠券公司幹股,這些都是可以用金錢來等價交換的,最後都能換做提高自己生活質量的砝碼,而有的禮物卻是無法用價格來衡量的,仇人的腦袋,美女的貞操,以及讓自己開懷大笑的趣事兒。

李玉堂讀了一輩子書,也算是很有涵養,宰相肚子裏可以跑郵輪,表麵也是和善的老人,可是每個人都有逆鱗,李大人也有,朝堂上的政敵罵自己祖宗十八代李玉堂也會一笑了之,可是如果讓自己的財富與利益受到損失,這是李大人無法原諒的,如果今日鬆江知府謝向榮,自己的半個女婿登門拜訪沒有送禮而且還能平平安安的走出李府,以後登門拜訪自己的人還願不願意帶禮物那就是未知數,畢竟銀子不是大風刮來的,進入自己口袋裏的銀子沒有一個人想著拿出來送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為什麼人家謝向榮沒帶禮物上門就沒事,而我們就不行,如此大家爭相效仿,李大人家人的生活還怎麼能在半年內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年底達到最發達國家水平,李大人財富的積累離不開大家,李大人維持驕奢淫逸的生活更離不開大家,因此不能讓謝向榮開了先例,起了不好的帶頭作用。殺一儆百,殺雞給猴看,李玉堂心中已經暗暗決定,明天就讓禦史彈劾謝向榮貪贓枉法,作風不正與府裏的丫頭亂搞男女關係,爭取明天下午就讓謝向榮衣錦還鄉,不,戴罪入獄。

精彩的舞蹈也被打斷,丫頭們估計也是第一次見到老爺發火,戰戰兢兢的不知所蹤,伺候的仆人也早已經退到一旁。謝向榮的磕頭聲還在繼續。

作為李玉堂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謝向榮深知得罪李大人的後果,曾經有一位同僚就因為行禮時首先拜見的是國公而不是吏部尚書就被李玉堂尋了一個無關痛癢的錯處被發配到了雞籠山做縣令,結果遇到海盜登岸打劫,在與倭寇的鬥爭中壯烈犧牲,聽說這位可憐的前途遠大的官員至今屍首都沒有運回來。

亭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劉文正的話很快吸引住了大家。李玉堂的氣焰還在繼續,聽到劉文正的話,勉強掛上笑臉,“劉大人,你這是何意”?

“大人不防先看看這個狀子”,劉文正把狀子交給李玉堂,臉上掛著幸福馬上就要來臨的笑,丈母娘不要彩禮白送女兒,死了也是會笑醒的。

原本以為是禮單,結果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狀子,李玉堂怒火就升起,因此也沒有注意看上麵的具體內容,聽到劉文正這麼說,終於李玉堂低下腦袋,開始仔細端詳這張狀子。

看著這張狀紙,李玉堂的嘴角笑容慢慢咧開,一點點放大,不愧是大明帝國第一大嘴李進誠的爺爺,這是有遺傳的。

“李大人,這不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把柄有了”,

說實在的雖然錦衣衛不幹人事但也不完全是廢物衙門,如果李玉堂想要搞冤假錯案整治四大國公,被錦衣衛查出真相的可能性很大,畢竟郝連德跟幾位國公走的也很近,關係到四大國公的事情錦衣衛也會上心。可是如果這就是真的,沒有任何的摻假,這樣的案子還不是板上釘釘的,就算是錦衣衛再神通廣大也無法顛倒黑白。

“哈哈,妙哉,妙哉,”李玉堂的臉色終於緩和,看向劉文正詢問,“劉大人你覺得這毆打番邦友人是什麼罪,夠砍頭的嗎”?

畢竟幹了一輩子的刑名事業,劉文正對《逆順律典》和《大明律》都是很有了解的,“不,李大人你看錯了,毆打的人不是番邦友人而是番邦使臣,”

世界是公平的,人人是平等的,好吧,喝吧,雞湯暖胃。

士農工商,高下立判,打死一個普通百姓也許花點銀子就可以無罪釋放,大罪變小罪,小罪變無罪,這是刑部尚書劉文正的專業,按照《大明律》毆傷番邦友人棍棒三十,另外補償一千兩的賠償,而如果毆打有身份的番邦友人,那麼罪行就要重新認定,懲罰也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