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1 / 1)

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一.實驗目的:

1、了解電磁打點計時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2、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

3、掌握測瞬時速度的方法。

4、理解速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能利用v-t圖像分析實驗數據,描述物體的運動。

二.認識打點計時器

1、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記錄、的儀器。使用的是電,電源的頻率為Hz,每隔s打一個點。

2、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是V,由供電。

3、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是V,直接接到生活用交流電源插座上。

4、電磁打點計時器是利用振針和複寫紙打點,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利用火花放電和墨粉紙盤打點。利用計時器做實驗,誤差比較小.

三.實驗原理、步驟:見課本。

【例1】如圖一所示,是一條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0、1、2、3、4、5、6是七個計數點,每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各計數點到0的距離如圖所示.求出各計數點的瞬時速度並畫出速度一時間圖線.

【例2】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當電源頻率為50Hz時,振針每隔0.02s在紙帶上打一個點,現在用此打點計時器測定物體的速度,當電源的頻率低於50Hz時,數據計算仍然是按照每隔0.02s打一個點來處理的.則測出的速度數值與物體的實際速度相比,是偏大還是偏小?為什麼?

隨堂練習

1.關於接通電源和釋放紙帶(物體)的次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先接通電源,後釋放紙帶B.先釋放紙帶,後接通電源

C.釋放紙帶同時接通電源D.先接通電源或先釋放紙帶都可以

2.圖二示為某次實驗打出的紙帶,電源的頻率為50Hz,由圖可知,A、B兩點對應的時間間隔為___s,紙帶運動在A到B的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為___m/s。

3.運動的物體帶動紙帶被打點計時器打上一係列的點,這些點的距離不一定相等,但這些點能說明()

A運動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B運動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運動快慢

C運動物體在某時刻的位置D運動物體的運動性質

4.通過打點計時器得到的一條紙帶上的點子不均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點子密集的地方物體的運動速度比較大B點子密集的地方物體的運動速度比較小

C點子不均勻說明物體在做變速運動D點子不均勻說明打點計時器有故障

5.在你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時,小車拖動紙帶並在上麵打下一係列的小點,根據你所打出紙帶,在判斷紙帶表示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還是變速直線運動時()

A應通過測量紙帶表示的運動的全程來判斷

B必須通過計算任意兩點間的平均速度來判斷

C必須通過計算全程的平均速度來計算

D可以通過測量每相鄰兩點間的距離,看其是否相同來判斷

6.甲和乙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的v-t圖像分別如圖三中的a和b所示.在t1時刻()

A.它們的運動方向相同B.它們的運動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如圖四所示是用紙帶拖動小車用打點計時器測定速度打出的一條紙帶.A、B、C、D、E為我們在紙帶上所選的記數點.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試求:打點計時器打下B、C、D各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

[[[CP|W:610|H:413|A:L|U:http://file2.qidian.com/chapters/20149/6/32760386354559616793812505550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