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最終章(1 / 2)

在確立額爾敦將來會承繼杜陵郡王之位這件事後,端靜就跟著胤禛回到了京城,至於噶爾藏,已經被迫死亡,至少對外界是這樣說的。

額爾敦是個很懂事,很貼心的孩子。

他對自己額娘說:“您雖然是我額吉,但您卻不屬於草原。外祖父既然讓您回去,那您就回去吧,回到屬於您的地方,您在草原待著,會枯萎的,回到北京,隻要您盛開著,兒子就高興。”

“您要為自己活,而不是為了大清,為了我。”

額爾敦所言,讓胤禛很是欣慰,作為舅舅與弟弟,他先跟額爾敦保證,他,包括他的大舅二舅至七小舅,一定不會讓你娘受一點委屈。

然後又跟端靜保證,他一定做好萬全的準備,絕對不讓額爾敦掉一根汗毛。

最後又跟這娘倆保證,你們每年都會見麵。

……

胤禛也沒想到自己的保證被打破的這樣快。

才第二年呢,再赴木蘭時,額爾敦隻等到了自個兒額吉的一封信。

信上說,她已再嫁,因為覺得羞於啟齒,而不好意思寫信說與你聽,想著九月相見時,再當麵說,可是腹中已有孕兩月,她身體又不好,不方便挪動……

看著額爾敦怔愣的模樣,胤禛有點兒怕孩子受到太大的打擊。

“哎,你那個……”

“是個什麼樣的人?”

“嗯?”

額爾敦翻著白眼,沒好氣地說:“我那個後爹!”

是個,很溫厚的人。

胤禛是想這麼說的,可是這個溫厚的趙傳,和那個狐狸一樣精明的嚴資意都做了“偷”他姐妹的事,溫厚這個詞,他就有些說不出來了

他簡直恨的牙癢癢!

前一個是他去山東時“撿到”的一個小縣令,哦呦,當時被欺負的可慘,命都要沒了還想跟著知府為百姓討公道……

他,大名鼎鼎雍親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何況這還是個為民請命的官!

胤禛二話不說就把他帶在了身邊,想等他傷好的差不多,就帶到京城去。

結果這人不老實在屋裏待著養傷,出來時遇見了來山東遊玩的端靜,二人撞個滿懷,趙傳的懷中掉落一方繡帕。

陳舊但幹淨的,白中好像透著點掉色的粉的,繡著杏花的手帕。

這人也沒說過自己曾經叫小栓子,更沒說他跟五姐還有過這種緣分啊!

他自然更不敢說,我對端靜公主已經“覬覦”了二十年了。

我很聽話,她讓我好好讀書,擺脫奴籍,我就真的好好讀書,並且在八年前得中二榜進士。

對了,也有不聽話的時候,比如她說讓自己不要哭,他就沒聽她的。

十七年前她遠嫁蒙古,他就哭了,隻不過沒有像小時候一樣哭嚎著,又流鼻涕又流淚,他隻是在夜深人靜時,默默流淚罷了。

胤禛悔恨,他要是早知道,絕對嚴防死守,不會犯老大和老二犯過的錯誤。

胤禔和胤礽犯了什麼錯呢?

自然也是“引狼入室”了。

當年寶應江邊一見,二人就沒忘了嚴資意,等到發現康熙三十八年的狀元是他的時候,這兩個人高興的。

他們得意的不行,瞧瞧,瞧瞧咱這眼光,跟著皇阿瑪去江南時,隨便結識的一個人,都有狀元之才!

三人年歲相仿,又有當年的淵源在,很快就成了至交好友,時常帶人同他們一起策馬玩樂。

但小六不太喜歡他。

胤禛曾經悄悄問他為什麼,小六說,不知道,沒緣由。

直到一年後,十五歲的,花朵一樣的嬌嬌,跟額娘說,她喜歡上了個大她挺多歲的男子……

胤禛那會兒跟著胤祺在海上乘風破浪,等知道的時候,已成定局。

他不死心,痛心疾首地問額娘,“您怎麼能就同意了,嚴資意都二十五歲了!”

結果他額娘說:“年紀大些不要緊,重要的是長得好。”

胤禛不敢置信是這種理由,可是看他額娘認真的樣子,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他抱著最後一點希望去看他皇阿瑪,他皇阿瑪更嚴肅了:“年紀大知道疼人。”

未盡之語是:你看你額娘和我,不就知道了?

然後二人旁若無人的相視一笑。

胤禛悲憤。

他又去找那兩個沒用的哥哥算賬,結果就見二位也是頹唐不已。

於是三個人決定,要給嚴資意一個教訓!

他們三個很輕易的就給嚴資意罩了麻袋,結結實實地給他胖揍一頓。

嚴資意根本沒反抗,他都猜到了會有這麼一天。